艺术收藏应有文化担当

  经济新常态下,艺术品收藏市场将遭遇什么样的机遇与危机?作为企业家,应该有什么样的文化担当精神……10月24日,由贵州日报报业集团、兴伟集团联合主办,《藏天下》杂志社承办的2015首届中国收藏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兴伟石文化艺术中心举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中国期刊学会会长石峰,全国人大新闻局原局长、国务院参事郭瑞,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健,中国新闻社原社长郭招金等文化产业及新闻部门的相关领导、专家、收藏家纷纷出席,并围绕当下收藏界的热点话题,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文化传承、关于收藏的精彩观点。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

  罗伯健:

  经济新常态下要让收藏回归本原

  什么是收藏?我曾经在一个研讨会上讲过:收藏是人们有目的地系统地收集、整理、研究、鉴赏、弘扬人类社会创造的和自然界存在的带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物品的自觉行为。一项收藏就是一个时期或某一门类历史文化的缩影。收藏是彰显民族文化魅力、彰显文化实力、增加正能量的重要实践成果。因此,保护收藏就是保护文化,保护艺术,保护历史。

  收藏本来就是一项高雅的活动,从中我们获得的不仅仅是财富,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愉悦和文化上的熏陶,是对名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这是收藏的本原。

  然而近些年来,民间收藏热潮高涨,收藏家、收藏爱好者队伍日益庞大。迅速发展之下,必然出现收藏队伍鱼目混珠,收藏水平参差不齐,过度的投机与急功近利者不在少数,收藏目的也就变得不那么单纯了。

  新常态下,理性的收藏投资文化理念与规范逐步形成,收藏者应该更加理性地开展收藏活动,不再是为单纯追逐经济利益、不再幻想一夜暴富、不再是为请客送礼。要让收藏回归本原。

  同时,浮躁的市场氛围之下,很多艺术家很难静下心来进行创作,难出精品。新常态下,艺术家应该静下心来,潜心创作,多出精品。

  另外,艺术品市场运行的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暴涨暴跌的市场是不利于收藏行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经济新常态下,艺术品市场价格下行,这也是艺术品的市场回归。

  习近平总书记曾一再强调:“要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心态决定状态,因此,收藏同样要有平常心。

  北京文物总公司副总经理 冯天书:

  收藏不一定都要玩“高大尚”

  仔细看了《藏天下》杂志后,我非常感慨。其中有篇文章里面,有一些看似非常普通的石头,但正是有这样一本杂志,诠释了这十三块石头的内涵,让我们了解到它们背后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如果再有心人,通过这个契机,把它刻成碑记,它就具有了文物价值。

  收藏不一定都是高大上的,最重要的是要有文化内涵。只要有心,普通物件也能做成大产业。有了收藏的起点,有了合理的规划,加上一些金融、网络的助力,收藏就会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

  鸿蕴泷元执行董事秦耀:

  艺术品金融化将成趋势

  我们现阶段的广大收藏家面临一个困惑就是我们资产变现难的问题,现阶段的收藏情况变现能力并不理想,我也参观过很多博物馆,近十亿的藏品是没办法直接变现或抵押的,这样的话对金融行业的我们来说是非常可惜的。

  福丽特邮币交易平台是一个经济加金融、加文化和投资的一个新的经济模式,福丽特交易平台把邮币现货证券化然后拿到市面上,提升广大投资者、玩家的参与率,让所有的产品能够保真、保值、保价。

  全国政协委员、兴伟集团董事长 王伟:

  企业家要有文化担当

  一个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不是为了赚更多的钱,于是我开始收藏。在选择收藏门类的时候,也是希望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所以选择了石文化。

  当时玩石头的人不多,当我看到贵州的海百合和贵州龙,都是2亿多年前的化石时,就认定把它们作为我的收藏品。

  短短四年时间,兴伟石博园就成为了全国规模最大的石馆,获得了文化部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2008年的时候,我就接待了国家若干领导人,以及全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所有人参观完后都赞不绝口,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太震撼”了。

  今天大家看到的北京兴伟石博园,觉得还可以,但实际上,这只是贵州石博园的一个窗口,是贵州石馆的十分之一,也只是我的收藏的十分之一。北京石博园是2008年建的,2010年世界赏石的年会就是在这里举办的,当时是其48周年的年会仪式,是由48个国家组成,全世界的大企业家、收藏家都参与其中。

  不少老外来兴伟石博园之前,都觉得中国石头、中国收藏不怎么样,但到馆里一看,全部被震住了。晚宴时,这些老外都跑到舞台上又蹦又跳,非常兴奋。

  从这件事上,我真切地感受到,收藏可以彰显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可以提升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收藏爱好,给我带来欣慰和成就感,同时,也帮助我的企业实现快速的发展。

  我和企业家接触得比较多,但我发现很多企业家不懂收藏,因此,要激发企业家的收藏热情。但企业家进军艺术品收藏市场,不应该是简单的逐利行为,也不是简单的兴趣所致,而更多应作为企业家的一种社会责任、文化担当。

  这种担当,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发现、展示、振兴和传承的义务。

  我现在的收藏已经不是个人的,最终都是国家财富。我要让这些藏品有一个好的归宿,然后展示给社会。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