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片面追求视觉冲击力不可取

  书法的难度在于把握“度”。可能很多人说这很容易啊,其实非常难,决定了书法的水平;也有人说现在是讲究“创新”的年代,还在谈“度”多落伍啊,但果真如此吗?

  1978年我考入中山大学,容庚先生与商承祚先生都还在指导研究生,不给本科生上课了,但还是非常关心我们这些年轻学子,经常给我们指点作业。有一次,我拿一幅习作让商先生批评,他看到其中一个字“竖”拉得太长,就告诉我应该断掉,不能太过。这句话让我记忆犹新。我也曾读过一本民国时期陈康的《书学概论》,由于右任审定,他就明确提出“适度”的概念,强调中和之美。适度,是中国书法传统的主要原则,也是儒家哲学的精髓,后人应该秉承。

  有人会说,书法史上不讲究“度”的现象也比较普遍,比如苏东坡与颜真卿的部分字体,“竖”的长度往往有四五个字那么长,比如在《寒食帖》中,就有这样的现象。但你把个别有夸张笔法的字放在整个结构中,就不显得突兀了,即使突兀,看起来也是非常舒服,因为迎合了书写者情感的需要。破“章法”是允许的,但关键是自身书艺的高深,如果水平还不到一个层次,字体随意夸张变形,那就是胡来了,就是花拳绣腿,就是哗众取宠,就是无病呻吟。毫不客气地说,书法史也不是一切都完美无缺,也有糟糕的东西。只是,我们当下,就这些糟糕的东西发挥到极致了,更加乱了套了。

  现在书坛常讲“与时俱进”,片面性地追求视觉冲击力,极度张扬,过度强调个性,给人所谓的震撼之感。但是,书法不是用来看的,是用来“品”的。弘一写“宁静致远”,整个身心都化进字里了,而当下很多人写得张牙舞爪,看了只让人作呕,更遑论咀嚼出味道了。功夫不到家,千万不要随便发挥,否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如果心中没有书法史的脉络,书家就容易目中无人。对传统要常怀谦卑之心,你以为当下人很了不起吗?我们把书法当作艺术来欣赏,来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倒退。古人写字就是一种纪录的方式,所有的修养不知不觉地融进字里行间了。我们现在看是伟大,但在当时不算什么。

  现在书坛还有一种“夸张”的现象,就是“大师满天飞”。对于“大师”,我们要有平常心,不必苛求一定要有“大师”,更不必打造“大师”。当代出不了大师,后人不会怪罪我们的,你看隋朝就没有出现书法名家,无所谓的。但是,如果我们只是制造了大批“伪大师”,后人就会骂我们了。我们现在做的只是传承,只要传承好,就是功德无量的事情了。

  当代水墨黄金期或只有二三年

  当代水墨成为市场新宠的事实已毋庸置疑。自去年开始,保利、嘉德、荣宝斋等国内大型拍卖公司纷纷开设当代水墨专场,且成绩斐然。秋拍在即,保利香港也将力推当代水墨,预示着新一轮“水墨”大戏即将上演。

  在当代水墨艺术中,水墨人物画一向备受瞩目。随着当代水墨的升温,一些一线水墨人物画家艺术家愈发受到关注,作品价格也随之大幅上涨。

  当代艺术品投资新方向

  艺术评论家、策展人石建国认为,当代水墨在当代艺术品市场“低谷”时期,成为炙手可热的“投资品”类绝非偶然。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新水墨、抽象水墨、实验(观念)水墨等突破传统的当代水墨类型,已经成为当代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墨作为具有东方文化符号的当代艺术代表,曾经成为国际当代艺术中的重要一员。由旅居海外的艺术家谷文达(实验水墨)、徐冰(中英文书法)等人创作的、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当代水墨艺术作品也受到西方艺术界瞩目。

  在国内,以学院派画家为主体的当代水墨人物画家,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在水墨造型的基础上,突破传统水墨的笔法程式,更加强调水墨的当代写意精神,更多地倾向于水墨这一传统文人精神象征在中国当代情景下的衍生发展。

  近些年,中国当代油画市场已经慢慢沉寂,艺术品行业更加注重本土价值的挖掘和整理。当代水墨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价值开始浮现出来,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市场运作开辟了一条新路。

  当代水墨人物画,大多保留绘画的具象性,在写实的基础上做夸张的变形。绘画图像具有西方表现主义绘画的特征,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和底蕴,从一开始就受到国际藏家的关注。早在1990年代,中国内地最早的一些外资画廊就已开始向国际市场推荐这类水墨人物艺术家。李津、刘庆和、靳卫红、雷子人等当代水墨人物画代表艺术家,先后被红门画廊、香格纳画廊等机构代理推广,介绍到国外,为当代水墨艺术的国际市场打下了基础。

  最近两年,国内当代水墨投资价值已经显现。业内人士估计,随着一批新买家的入场,当代水墨的上升势头有望持续3到5年。

  稳定的终端市场

  当代水墨人物画大多以表达当代人情感和生活为主题,同时带有中国传统文人的“雅趣”和当代世俗生活写照的“俗趣”,让人可以在文化的雅与俗之间,寻求一种游戏式的精神满足。

  这类艺术,如李津的“饮食男女”、雷子人的都市寓言、刘庆和的人文关怀,都成为当代人文精神的艺术折射。他们的图像题材大众化,但价值取向精英化的作品形态,让他们的艺术在中国主流精英阶层获得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艺术品投资人崔扬告诉记者,实际上,中国当代水墨的最早消费群体是海外藏家。最近十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一批富裕阶层和都市新贵成长起来,在当代水墨特别是新水墨的图像中获得了自我认知满足的同时,开始注重精神消费。早在当代水墨还未被市场广泛关注的时候,一批一线水墨艺术家就已经有了稳固的市场。

  “与之前的当代油画相比,当代水墨拥有稳固的消费市场。审美接受程度、单张价格相对便宜,以及一些优秀画家作品的升值潜力,都是这几年‘水墨热’的主要原因。”艺术品投资人张宗喜告诉记者。

  他认为,从投资角度讲,过度的火爆或许会将这个品类价值过早的推向极致,但是比较保守的估计,当代水墨的投资期限可以持续两到三年。“超过这个年限很难保证。一方面,难保经济的波动影响;二是任何一种投资产品2-3年是一个考验期,也是增长最快的时间。过了这段时间,就可能走下坡路。”

  同时,张宗喜提醒投资者也要警惕水墨市场中作品的良莠不齐现象。“通常一个水墨画家的作品好坏与价值高低,决定于他的教育背景、艺术功底、某个一个时期或某类型创作量的多少相关。”

  据统计,目前一线当代水墨画家年均涨幅已经超过30%,业内专家表示,随着新一波资金的注入,当代水墨的大势将持续看好。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