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收到200万幅作品

  日前,为进一步普及与传承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匠心营造,2015年度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围绕“聚焦斗拱”的主题,自5月启动征稿以来,已收到来自全球100余万名摄影爱好者的近200万幅作品。

  今年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年度大型主题外拍活动,以古建筑的重要构件“斗拱”为主题,在宁波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启动后,历时近半月,途径浙江、山西、天津、北京等省市,实地探索、考察和发现各地斗拱的建筑风格和类型,不仅跨越大江南北不同地域,更按唐宋元明清的历史朝代脉络,全面领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斗拱的丰富性、多样性及精彩的装饰性。希望通过古建筑的细节美,对中国古建筑的匠心营造有更深的感悟,更希望通过专业摄影师的镜头以及来自全国媒体人的报道,记录和表达古建筑的匠心营造,使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产活起来,让公众体验中国历史文化之本、感受传统建筑魅力之美,因而引导普通大众更好地了解、关注、热爱中国古代建筑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及其博大深邃的匠哲智慧、人文理念和文化内涵,是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普及传播与弘扬传承。

  自2009年起,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已成功举办了七届。截至到本届大赛结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历届累计参赛人数达360余万人,投稿作品量近670万幅,已经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中国古建筑类摄影赛事。2015年度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设有“古建·传承奖”和“匠心营造·斗拱奖”两个分类奖项,其中,“古建·传承奖”旨在将现存的各类中国古建筑用影像的方式记录下来,题材不拘泥于建筑本身,更强调建筑与环境、建筑与人文之间的关系;“匠心营造·斗拱奖”则引领参赛者将创作视角对准斗拱这一中国古建筑特有的细部结构,通过展示其艺术或技术之美,传递古建筑的细节之美,体味古人“匠心营造”的态度和情怀。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