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昙花一现的绥远白塔铜元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两广总督李鸿章在广东采用机器制造“光绪元宝”铜元,各省纷纷效仿,从此机制铜元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圆形方孔钱,成为清末民国时期与银元一道流通的重要辅币。
图1
图2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两广总督李鸿章在广东采用机器制造“光绪元宝”铜元,各省纷纷效仿,从此机制铜元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圆形方孔钱,成为清末民国时期与银元一道流通的重要辅币。1935年国民党政府推行“法币”政策,大量发行纸币,明确银元和铜元都不再流通使用,镍币和纸币逐步替代铜元的辅币地位。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塞北的绥远省还发行了一种地方铜元,铸造流通不足40天,昙花一现,鲜为人知。
绥远省是近代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为民国时期塞北四省(热河省、察哈尔省、绥远省、宁夏省)之一,简称绥,省会归绥(今呼和浩特市),辖境包括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地区。绥远在清朝为归绥道,属漠南蒙古的一部分,因设有“绥远将军”驻守此地,故名绥远,属山西省管辖。1914年袁世凯政府将之划出建立绥远特别区,1928年改称绥远省,省会为归绥,抗日战争时期省会为陕坝(今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镇)。1954年撤销省级建制并入内蒙古自治区,归绥改称呼和浩特。
1949年1月傅作义将军宣布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此时东北、华北大部分地区均已获得解放,唯绥远省仍然在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全省保安司令部司令董其武控制下。董其武(1899—1989)是傅作义的亲信部下,他从收音机里听到北平和平解放的消息后,即从归绥飞北平,晤见傅作义,表达了追随傅作义走和平之路的愿望。傅作义深表赞许,提出绥远问题,等他到西柏坡见了毛主席,再做安排。董其武一回到绥远,就暗中为起义做准备工作,安定部队和社会各界情绪,耐心进行说服教育,统一思想认识,逐渐引导到和平道路上来。当时国民党货币金圆券、银元券通货恶性膨胀,已为人民所抛弃,绥远省财政较为困难,1949年5月董其武决定筹建造币厂,铸造发行本省货币。经过3个多月紧张筹备,8月11日绥远造币厂正式开铸绥远白塔铜元。
绥远白塔铜元有一分、五分(图1)两种面值,币背面为古布图案和币值文字。币正面为归绥城内的重要建筑——席力图召喇嘛庙内的覆钵式汉白玉喇嘛塔远景图案。席力图召喇嘛庙,坐落在今呼和浩特旧城玉泉区石头巷北端,坐北向南,是今呼和浩特地区规模最大的喇嘛教寺院,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席力图是蒙古语,意为“首席”或“法座”,汉名“延寿寺”,寺庙因四世达赖的老师第一世席力图活佛长期主持此庙得名。建于明朝隆庆和万历年间(1567—1619),“延寿寺”三个金字是康熙皇帝手书。庙内有一个汉白玉建造的双耳喇嘛塔(图2),是内蒙古地区覆钵式喇嘛塔中最完整的一座,它全用白石雕刻垒砌而成,通高约15米,是呼和浩特的特色建筑之一。绥远白塔铜元铸造工艺为手工操作和半机械化操作相结合,原料全用黄铜,由军械处无偿供给的废子弹壳熔化铸成。因铸造时间紧迫,工艺简陋,工匠不够熟练等问题,大部分币存在“弱打、偏打、坯有缺陷”等现象,所以好品相的非常罕见。
傅作义到西柏坡同毛泽东等人商谈绥远问题,毛泽东表示:“绥远问题,用‘绥远方式’解决。”傅作义好奇地问:“什么叫‘绥远方式’?”毛泽东不慌不忙地说:“有了北平的和平解放,绥远就不用兵了。先划个停战协定线,让董其武主席慢慢做好他内部工作。另一方面派个联络组,把铁轨接通了,贸易起来,在他认为适宜的时候举行起义。”在董其武和中共的共同努力下,1949年9月19日傅作义、董其武率领绥远地区军政官员以及蒙、汉、回各方面代表39人,在绥远省银行包头分行礼堂举行起义通电签名仪式,并发出起义通电,宣布脱离国民党反动派集团,坚决走到人民方面来。绥远省和平解放,以“绥远方式”获得新生。此后,10万绥远大军在共产党领导下,参加了全国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董其武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解放勋章,他是国民党起义将领中被人民共和国第一批授予上将军衔的三位开国将军之一(其余两位是陈明仁、陶峙岳)。
绥远白塔铜元从1949年8月11日正式开铸,至9月19日绥远守军起义绥远和平解放为止,仅铸造发行了38天,共计生产一分、五分铜币总额不过八千余元,铸造数量不多,流通时间短暂。加之保存不易,损毁率高,如今留存下来的已很少了,尤其五分铜币,更是难得一见的珍品。绥远白塔铜元是中国大陆铸造发行的最后一枚铜元,是铜元的“关门币”,也是铸造流通时间最短的铜元,成为了中国近代机制铜元消亡历史的重要见证物,具有很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因而吸引了众多的收藏者。2013年北京诚轩春季拍卖会机制币专场曾上拍一枚绥远白塔背布图一分铜币,最后以人民币1.15万元成交。俗话说“物以稀为贵”,稀少珍贵品自然也是造假者的最爱。目前市场上已出现较多版别的绥远白塔铜元新仿品,其文字、图案、底纹、包浆、铜色等皆与真品有异,提醒钱币爱好者购藏时应特别谨慎鉴别,避免“吃药”上当。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