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收藏没那么多偶然

钱币收藏没那么多偶然。每一个因为收藏纪念币升值而“一夜暴富”的例子背后,或多或少都有些“必然”的准备。要不是因收藏知识丰富,才能“慧眼识英”;要不是收藏经验丰富,纪念币成套成系,年份连续。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0月29日,第二批镍包钢材质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币开始兑换。一大早,我市各提供兑换服务的银行网点门口,就排起了“长龙”。

 

  虽然此次可兑的纪念币数量较少,每人限领一枚,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市民对此“金贵”纪念币的热情。

 

  而另一边,随着大家以“兑到币”为荣,暂时供不应求的面值为1元的抗战胜利70周年普通纪念币,半个月内,在中邮网等收藏品交易平台上身价就暴涨了9倍。

 

  不就是一枚普通的硬币,非金非银,即使带有抗战胜利的纪念意义,怎么会如此受欢迎?身价涨势如此之好?

 

  对此,有市民说家里老人是老红军,收藏它是为了“抗战情节”,但更多的市民会说:“万一它将来升值了呢,不就赚到了。”

 

  然而,钱币收藏没那么多偶然。每一个因为收藏纪念币升值而“一夜暴富”的例子背后,或多或少都有些“必然”的准备。要不是因收藏知识丰富,才能“慧眼识英”;要不是收藏经验丰富,纪念币成套成系,年份连续。

 

  当然,也有“捡漏”的幸运儿,但凤毛麟角。何况,如果没有一丁点“必然”的专业眼光,怎么能捡得着“漏”?

 

  除此之外,纪念币收藏还有很多“必然”的“潜规则”。

 

  首先,只要是收藏品,就不能摆脱它天然的特性——稀有性。物以稀为贵,东西少才有珍贵,有收藏价值,而衡量此特性标准的指标就是发行量了。

 

  以硬币收藏界“五大天王”之一的1981年版一分钱硬币为例,其身价涨到几千甚至上万,是因为它从未批量发行,仅作为纪念品卖给过一些游客,数量非常少。

 

  再看抗战胜利70周年普通纪念币,5亿的发行量几乎让平均每三个国人就有一枚,其升值空间可想而知。

 

  其次,一枚硬币从一元涨到九元,收益率达到了900%,远高于股票、信托等理财产品。但若是只有一枚,卖了也就只能赚八元。所以,对于看中的纪念币,那些“有心机”的收藏者会成卷、成百上千枚的收藏。

 

  此外,纪念币是否成套,纪念历史事件的纪念币是否年份连续,纪念币的品相如何都是影响其价值的“潜规则”。这样看来,一枚仅作为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的“抗战币”裸币,并不被各收藏专家看好。

 

  综上所述,纪念币收藏即使不算“处心积虑”,也需要一定的刻意准备。所以,别光抱着侥幸心理去收藏,却不做些收藏功课,不然,长队可就白排了。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