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宣和通宝鉴赏

  最近,笔者在八面城出土的元代窖藏钱币中收集到几枚新奇的篆书“宣和通宝”,其中一枚:直径23.4毫米,郭厚1.6毫米,重3.63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它采用了“别出一格”的篆书书写方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新鲜感觉。

 

  一般来说,篆书“宣和通宝”小平基本版式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其篆书写法基本为汉篆书体的一种变体: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就其“宣”字写法,或为方折冠,或圆冠,无论方、圆,亦是宽窄,但是总是“万变不离其宗”,以下为北京红太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在2011年春拍中拍卖的一组三枚不同版式的篆书“宣和通宝”小平,基本反映了篆书“宣”字的不同写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而这枚篆书“宣和通宝”则给出了一种“颠覆性”的写法。

 

  其中“宣”字宝盖之下的部分“亘”字的写法,基本分为两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其中一种是将“亘”字分别为三个部分,另一种是将“亘”字分别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一”和第二部分“曰”,这部分采用连笔形式,形成一体,而这枚篆书“宣和通宝”的“和”字采用第二种写法,而“宣”写法采用第二种“连笔”形式,且简化为“一条龙”形式,北国盈泉将这种写法称为“囚龙宣”: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其中一种是将“亘”字分别为三个部分,另一种是将“亘”字分别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一”和第二部分“曰”,这部分采用连笔形式,形成一体,而这枚篆书“宣和通宝”的“和”字采用第二种写法,而“宣”写法采用第二种“连笔”形式,且简化为“一条龙”形式,北国盈泉将这种写法称为“囚龙宣”: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北国盈泉的博文“劫后遗珍(二十八)——宣和铸通宝,珍品亦不少”中给出一枚具有颠覆性写法的篆书“宣和通宝”—— 囚龙宣。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篆书“宣和通宝”中,篆书“和”字将“口”字放在“禾”的右端,在篆书宣和钱中仅此一例,即为出谱钱,也为珍稀钱币。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