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博彩的见证——八边形篆书“崇宁通宝”

在《宋史.食货志》中记载到,在宋徽宗时代,当时的财政有“御前钱物、朝廷钱物、诸局钱物、户部钱物”等四个系统,其中“诸局钱物”为宋徽宗的私库。在“徽宗崇、观后,则大观东、西等库、西城所,无虑皆天子私藏”,其中,“大观库者,其制同元丰,然大观库独贮天下坑冶,所以终始未尝动,又不若元丰库时有支用也。

      在《宋史.食货志》中记载到,在宋徽宗时代,当时的财政有“御前钱物、朝廷钱物、诸局钱物、户部钱物”等四个系统,其中“诸局钱物”为宋徽宗的私库。在“徽宗崇、观后,则大观东、西等库、西城所,无虑皆天子私藏”,其中,“大观库者,其制同元丰,然大观库独贮天下坑冶,所以终始未尝动,又不若元丰库时有支用也。大观库既贮坑冶金银及细软、香药等物。大观东库,大观本一库,所以有谓之大观东库者,以又有大观西库故也。大观西库,鲁公(蔡京)以昔日所铸当十钱之精致靳之,故以大观西库独贮钱而已。”,到了宋徽宗崇、观之后,大观西库就成为专门储藏钱币,特别是新钱的仓库。

      笔者认为在宋徽宗一朝,大观西库成为内廷专门储藏钱币之所。在东北出土金代窖藏钱币中许多出谱钱币,特别是大钱,尤其崇、观年代的出谱大钱,应该是金军从大观西库中被当作金石奇异之物,作为战利品而掠走的。

      笔者最近收集的一枚篆书“崇宁通宝”背当十就是这样的战利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此钱为正八边形,外接圆直径约为46毫米,钱币极为厚重,重量超过70克,厚度近6毫米,为直读,圆穿。此钱为窖藏钱币,出土于吉林农安金代遗址附近,为罐藏钱币,出土钱币约36个品种,除去一枚折十“正大重宝”钱外,均为北宋钱币,绝大部分为北宋纪值钱。这些钱币都是出谱钱,估计是来自北宋内库。因此,推断此罐钱币大约在金哀宗正大年间入藏的,此时东北与金代都城汴京的联系,已经被蒙古军切断。吉林中西部以韩洲、信州、黄龙府为中心的一带,成为金国在东北的最后根据地。

      此钱,与中国古代的方孔圆钱不同,为正八边形钱币,类似厌胜钱,同时出土的钱币中有相同制式,但背面为“八卦“形状,出背文不同外,大小、郭厚基本相同。

      与这罐钱币中其他钱币不同的是,这两种正八边形篆书“崇宁通宝“都带有流通痕迹,或长期使用抚摸,使两面的钱文都有磨损,以正面篆书“崇宁通宝”四个字磨损为甚。因此,笔者估计这种钱币可能为宫廷博彩的筹码。

      在宫廷中进行带博彩性质的娱乐活动不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此为投壶游戏图,宋代花蕊夫人的《宫词》写道:“摴蒱冷澹学投壶,箭倚腰身约画图。尽对君王称妙手,一人来射一人输。”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此为,樗蒲活动,也作“摴蒲”,是在六博游戏的基础上予以改进与变异而形成的,类似后来的掷骰子(色子),随机性很大,主要靠运气取胜,但樗蒲的游戏规则比掷骰子要复杂得多。在宋代由于禁止赌博,这种活动被改造为“打马”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宋徽宗的《宫词》卷三第40首写道:“一局平分出四边,到窝仍与度关先。终朝打马为娱乐,不顾频输万亿钱。”,这首诗描写宫中的奢华生活,其中带博彩性质的“打马”为宋徽宗最爱,“终朝打马”,动辄输赢“万亿钱”。

      宋代盛行的“打马”活动,最后发展为宋代的“马钱”: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出土文物中出现博彩性质的东西时有发现,最典型的是汉代花钱和宋代的打马钱。

      1968年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给墓出土一套40枚花钱。均为方孔无郭,正面铸篆体阳文,背平素,钱径一般33mm,一枚为37mm。其中二十枚面文为“第一”、“第二”、“第四”至“第二十”;另二十枚面文分别铸韵语一句,句三字或四字。共39种。此种钱币最早见于《古泉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物工作者定义为“宫中行乐钱”,另二十枚,铸钧语一首,二十句,每钱铸一句,句三字或四字,录文如下:

      “第一圣主佐,第二、得佳士,第三、常毋苛,第四、骄次已,第五、府库实,第六、五谷成,第七、金钱抛,第八、珠玉行,第九、致富寿,第十、寿毋病,纪十一、万民番,第十二、天下安,第十三、起行酒,第十四、乐无忧,第十五、饮洒歌,第十六、饮其加,第十七、自饮止,第十八、乐乃始,第十九、田田妻鄙,策甘、寿夫王母.”

      以上说明,在古代宫廷中进行博彩活动,需要筹码,也许,这种正八边形篆书“崇宁通宝”背当十。当时就作为一种宫廷娱乐使用的筹码。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