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仿假币辨识、成本及工艺
2015-05-25 10:11:39 作者:寇春生 来源:中国文物网 已浏览次
近几年由于收藏热出现,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高仿伪假古钱币,使得初入古泉收藏的泉友难以分辨真假,就此事本人谈一下我的一点经验和心得。这些高仿古钱精美漂亮,铸工精良,锈色靓丽,初学者很容上当受骗。
近几年由于收藏热出现,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高仿伪假古钱币,使得初入古泉收藏的泉友难以分辨真假,就此事本人谈一下我的一点经验和心得。这些高仿古钱精美漂亮,铸工精良,锈色靓丽,初学者很容上当受骗。而有些泉友看到这些精美的钱币,就会说“怎么可能是假的、连制作成本都不够、他们不会做赔本买卖的”。是的,造假是需要成本的,那么一株钱币的成本究竟是多少哪?下面我就逐一分析。
一、成本及工艺
我的一位福建朋友是做“首饰加工”的,用这种首饰加工工艺来制作假钱币是非常简单的,而且成本极低。比如:加工一株戒指是15元,这其中是包括模具3元、工费和其它杂费2元,利润10元。我们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其成本费用,戒指的工艺难度要比钱币的难度高的多,所以不存在技术问题,这是一种用传统工艺”失蜡法“浇铸的,这种模具可以从广东批量定制,每个1.5元-5元不等。他们还可以自己制作模具,只要有样品就可以翻铸。
我们在来看每株钱币的成本费,按市场价每公斤铜材20-30元(一千克),一株小平母钱7-8克,折十母钱35-38克,每公斤铜材铸小平母钱可出100多株(每个成本0.3元左右),折十钱出28株(每个成本1.2元左右)。
小平母钱铜材0.3元x模具5元=5.3元\每株;
折十母钱铜材1.2元x模具5元=6.2元\每株,
(这是按母钱的重量计算的如按普钱计算会倍数增加)
在看“淘宝网店”的市场价小平每株35元左右,折十钱65元左右。可以清晰的看到其利润之大,又有市场的大量需求,而在巨大的利润的驱使下,一批一批的高仿古钱进入市场。这些制假者有文化有经营策略,以新、奇、特的经营理念来迎合藏家,让泉识不丰富的泉友屡屡上当,有些收藏多年的藏家也难幸免。
二、假钱的辨识
请看这株“天眷通宝”折十钱直径45mm、厚4.2mm、重38克,文字呆板无神这就是用失蜡法后仿品,这钱初看很漂亮,无论包浆、锈色、形制、文字都没有太大破绽,但细查就可看出破绽。

特点(1)底锈与绿锈分离,锈未入骨,刀撬可成片脱落,但水煮确不能动其分毫(是电解化学锈)。
特点(2)包浆锈色基本一致,钱体厚重、都近似母钱,字郭深俊、文字清晰,而且都是筒子开出来的。
特点(3)下面这株“皇宋通宝”小平(径26mm)我把锈洗掉就完全露出本相貌,其材质粗糙、声音清脆、文字弥漫流铜严重,这是“失蜡法”的一大缺陷,因其线条过细蜡质过软无法立型所致。
真假“皇宋通宝”对比图片

钱贩一次发来一百多株,竟然包含了"所有朝代"的钱币,这些是钱贩发来的部分图片。

三、真假论证
论证图例一:我用两株不同朝代的钱来说明,一株是辽代契丹文,一株是北宋英宗治平通宝,两株钱的面文不一样但背面是完全一样的,其中的问题不言自明,非一个朝代的钱币怎么可能用同一个背纹和同一板式。我用PS把图的透明度降低,这样可以更清晰的看到两株钱合并时的情况,诸位可以看到内外郭和月纹会重叠,最后可以完全覆盖,这说明两株背范是同一个,这是仿品的重要证据之一。请看下面的图片。

论证图例二:
再看这两株钱币,辽国圣宗皇帝统和年间(公元983——1012)铸造。辽国天祚帝,天庆年间(公元1111——1120)铸造西夏桓宗(李纯祐)天庆年间(公元1193——1206)铸造。
我们看辽统和元宝与天庆元宝,无论“天庆元宝”是辽代还是西夏都相差100多年,如果是辽代天庆、一百多年也不可能用同一板式,是西夏的就更无须多言了。稍懂辽钱的朋友一眼就可看出端倪,其形制、文风、都具备时代特点,余不多言,请看下面图片。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