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璋圆壶——千年飘零争雄梦
2015-03-22 13:18:10 来源:胶东收藏 已浏览次
在南京博物院40万件藏品中,有一件体量不大却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工艺最高水准的文物——陈璋圆壶。
陈璋圆壶高34厘米,最大腹径22厘米,在先秦青铜器中只能算是“小个子”,但却集先秦青铜工艺之大成,镂空、错金银、铸接、焊接、篆刻、微雕等工艺皆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陈璋圆壶最夺人眼球的莫过于壶身玲珑剔透的镂空纹饰,一朵朵梅花繁茂盛开,蜷曲起伏的蟠龙穿行在花丛中,梅花共计96行576朵,蟠龙共有96条。镂空纹饰上还有一圈横幅箍,相间装饰着4只伏兽和4个兽面衔环。伏兽似俯冲的猛虎,张口瞪眼,遍体饰错金银方格纹,色彩斑斓;衔环兽萌态可人,头部镶嵌绿松石,环上的错金纹细如发丝,状若流云。圆壶的内胆悬空,最厚处1.2毫米,最薄处仅有0.8毫米,堪称薄如蝉冀,然而工匠们还要在如此薄的胎体上开凿空槽并嵌入金银,其技艺可谓巧夺天工。
2300多年前的工匠如何制作出如此精美绝伦的青铜器?南博文物保护研究所万琍所长用高科技手段对陈璋圆壶进行了“体检”。金相分析表明,圆壶共分为21个成分各不相同的部件,柔韧的部件铅、锡含量高而铜含量低,坚硬的部件则反之,显然陈璋圆壶并非一次烧铸而成;长达15个小时、多达340层切片图像的大功率CT使铜壶内部结构一览无余,连接部位的结构表明各部件并非焊接,而是铸接而成;3D扫描使铜壶表面纤毫毕现,那些腐蚀、熔化、纹饰等细节中隐藏着铸造工艺的蛛丝马迹。然而因为工序繁多、工艺复杂,陈璋壶的具体制作过程仍然是一个待解的谜。
粗犷而华丽,雄浑而灵动,用流淌的高温青铜汁液铸造出纤毫毕现的精美纹路,再用金银宝石加以装饰,陈璋圆壶是足以傲视人类青铜工艺史的巅峰之作,它的前世今生到底是怎样的传奇?铜壶上圈足外缘的29字,记载了一场战争,当时齐国趁燕国内乱无心应战,仅用50多天就攻入燕国国都,并掠得陈璋圆壶等燕王室重器。铭文中提到的陈璋,正是齐国的领兵大将。燕国继位的燕昭王励精图治,30年后联合秦、楚、赵、魏、韩五国联合攻打齐国,仅用半年时间就占领齐国包括国都临淄的70余城,专家们普遍认为,陈璋圆壶很可能再度作为战利品而离开齐国。
无独有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藏有一只青铜方壶,上面的记功铭文与陈璋圆壶竟然一字不差,但是它们又是如何聚首又分离的?又曾在什么人的手中把玩、辗转?2000多年后,那些问鼎逐鹿、合纵连横的历史,伏尸千里、流血飘橹的战争早已烟消云散,但文物的故事惹人遐想,却难寻答案。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