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尖上的艺术之舞
2015-01-22 13:40:10 作者:郑丽娟 来源:温州商报 已浏览次
上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象牙雕刻在温州颇为盛行,乐清就有100多人从事象牙雕刻,郑岁生是其中一员。1989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颁布,结束了我国象牙制品的制作,风靡一时的象牙雕刻在我市戛然而止。
等待了足足20年,郑岁生重新获得了雕刻象牙的权利。
这一回,他一头扎进去,传统的、现代的,人物的、动物的,无所不涉,把几年来练就的浮雕、深浮雕、圆雕、镂雕、拼雕统统派上用场。《群仙祝寿》、《皆大欢喜》、《捉迷藏》……一件件得意之作飘然而出。
上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象牙雕刻在温州颇为盛行,乐清就有100多人从事象牙雕刻,郑岁生是其中一员。1989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颁布,结束了我国象牙制品的制作,风靡一时的象牙雕刻在我市戛然而止。
全面禁停的岁月里,郑岁生依然坚持着雕琢,没有象牙,牛骨、黄杨木来代替,郑岁生说:“我是在夹缝里生存着,如同身处一线天,但总觉得前面是阳光大道。”
2004年,国家出台新政策,允许获得审批的象牙雕刻厂家可以继续工艺品制作。郑岁生闻讯大喜,他紧紧抓住契机,向北京有关部门递交申请,经过严苛的考核,于2009年创办了象牙雕刻厂。在浙江消失了20多年的象牙雕刻重焕生机。不同于广州牙雕的玲珑剔透,也不同于北京牙雕的雍容华贵,温州象牙雕汲取了木雕的气质,又彰显象牙的柔润,散发出浓厚的江南气息。
走进省工艺美术大师郑岁生的工作室,一件件精致的弧形象牙雕作品整齐地摆在柜子里,这是郑岁生的世界,他已经在此行走了近四十年。
郑岁生勤于思索艺术之变。他说,象牙创作本身受固有的形态限制,想创新想更豪放地去表现作品,真正达到“空、飘、细、精”的境界,确非易事。三年前,一件以飞天仙女为题材的人物拼雕作品让他一遂夙愿。这件以飘带作支撑的“飞天”完全脱离象牙原有形态,创作手法有了全新突破,人物姿态轻盈自如,真如李白“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的诗情画意。郑岁生说,这件作品很耗材,差不多是十公斤象牙雕了只剩两公斤,但艺术价值很高,没雕完就被人预订了。
为求新突破,郑岁生又在猛犸象牙上找到了灵感。猛犸象牙属于史前生物的遗存,大部分猛犸象牙已经不能用于雕刻,成品率只有20%左右,十分珍贵,但它有着古朴凝重的独特风格。“我想开发一系列大写意的作品,来提升象牙雕的另一种风格。”郑岁生踌躇满志。
工作室里,从事象牙雕刻30多年的陈松洪的作品《江心胜景》也显得江南味十足。陈松洪说,这件作品依循象牙的天然样态雕琢而出,以“桥”为载体,辅之以人物、景物的镂刻,自然气息扑面而来,异常鲜活。
“制作象牙雕对原料和成本的要求很高,而且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陈松洪说,现在,象牙雕的大师不多,学徒们的承接力又不够,这就使得整个行业的发展继承引人忧虑。
郑岁生认为,在传承问题上主要是因为原材料受限,而学生因为没有材料,技艺无处施展,而且象牙雕的技艺周期又长,现在的年轻人很难耐得住寂寞。不过,让他欣慰的是,他的儿子女儿都在跟着学,女儿郑亦婷对象牙雕刻很有感觉,她的《观音》娟秀清丽,细致工整,儿子的创新意识也很强,这些让郑岁生非常满意。“我的手艺便是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我始终认为传承是家族荣誉,也是自己的一份责任”。
象牙雕刻
中国象牙雕刻具有悠久历史,始于新石器时代。上世纪70年代象牙雕在温州开始风靡,产品出口东南亚,民间出现大批象牙雕刻手工艺人。后随《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颁布,国内象牙雕刻工艺濒临灭绝。2004年我国开始对象牙制品实行定点加工经营管理制度,促使我国象牙加工经营全面进入规范管理阶段。国家出台新政策,允许获得审批的象牙雕刻厂家进行工艺品制作,象牙雕刻工艺才重新焕发生机。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