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量器渐入藏家法眼
2015-01-22 13:27:01 来源:扬子晚报 已浏览次
《汉书·律历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而五量嘉矣。”清代《浦泖农咨》:“田有三百个稻者,获米三十斗,所谓三石稻田是也。”可见量器自秦汉到晚清在农业生产中担当重要角色,甚至在民国时期,还有一些地方的钱粮交易中多用容量量器而非重量量器。
临近仲秋,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早已取代了犁耙镰刀,对粮食产量的计算也以公斤计算。然而在漫长的农耕文明中,升、斗、斛等量器如同神经血脉延伸至古代历史的每一处罅隙,如同大秤、小秤、磅秤一样丈量着王朝更迭中每一次盛衰起伏。升子、斛子和斗,为旧时官府和农家常备之物,材料多为竹木,现已不多见,历经劫难留存的旧量器,无论是官制还是民制,都已成为不可多得的独特藏品,为藏家所爱。
《汉书·律历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而五量嘉矣。”清代《浦泖农咨》:“田有三百个稻者,获米三十斗,所谓三石稻田是也。”可见量器自秦汉到晚清在农业生产中担当重要角色,甚至在民国时期,还有一些地方的钱粮交易中多用容量量器而非重量量器。
《律历志》中的五种量器,从小至大,除“两龠为一合”外皆为十进制,有学者认为“斛”和“石”相通,此说颇为有理。旧时耕种技术所限,产出匮乏,农夫纳粮捐税虽倾其所有,在税官嘴里也不过是“升斗小民”。而王公大臣的俸禄、军队征伐的粮草动则多少万“石”,可就是不入税官法眼的亿兆“升斗小民”养活着王公大臣,无数将士。同样这也体现在王朝兴衰中,南宋末年,王侯大臣耽于酒色,朝廷积弱不堪,供给王公和将士的俸禄和粮草虽然仍按旧制,却由原来的“十斗一斛”改为“五斗一斛”,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鬼把戏,竟经元明清几代而延续了下来。
龠是最小的量器,形状像笛子,应由乐器演化而来,两龠为一合,根据现有的器物实测,一龠稻米的重量大概为75克,算是较为“精密”的量器了。合、升两种量器性状多为圆形或方形,上敞下收,规制简明。由木匠选用上等的硬质、耐磨的木料,合角斗隼做成,经久不坏,经测量,一升米重量约为三市斤。斛子,同样是木竹材质,上小下大、中间凸鼓,斛子的左右两侧中间偏上一点,还对称地各设制了一个木把手,以便双手端捧操作计量。这种量器一般的人家是没有的,只有开“六陈行”,经营水稻、元麦、大麦、小麦、黄豆、大米的粮行的大户人家才有。斗,是用柳条和麻线编制、竹篾和藤条刹口的一种粮食量器。这种斗制成后,用桐油一油,似圆非圆,似方非方,铜篓似的,很结实。斗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一个稍凹陷一点的耳子,以便使用时好端。
这些已经被淘汰的旧量器,不仅是容量单位,也是计算多寡的量器。如今博物馆和藏家手中的旧量器,大多不成体系,年代至多为明清时期,且大部分为民用,“官斛”和“官斗”微乎其微。物以稀为贵,是以一经发现确认,便身价百倍,博物馆自然多方征集,民间藏家也是重金求购,升值潜力巨大。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