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收藏要看质料 工艺 时段 套相
2014-12-10 17:20:39 来源:经济参考报 已浏览次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统称。皮影艺术,是一门集绘画、雕刻、文学、音乐、舞台、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笔者收藏皮影多年,根据个人收藏实践,觉得收藏皮影要从质料、工艺、时段、套相等方面着眼、衡量。不是所有的皮影都具有收藏价值,只有这几个要素兼备的皮影才值得收藏。
质料。制作皮影的材料是兽皮,包括驴皮、牛皮、羊皮、猪皮等。所有皮料中,驴皮最好,因为驴皮透明度好,薄且平整,雕刻起来也不“闯手”,且“站色”、“站线”性能较好,还防水防腐防蠹,所以各地皮影大都采用驴皮制作,故而皮影又被俗称为“驴皮影”。牛皮、猪皮、羊皮次之。收藏皮影,要选那些色彩透亮、皮质厚度适当,润泽透明,柔而不软,硬而不脆的皮影制品进行收藏。
工艺。一个皮影人物的制作,通常需要经过选皮、浆皮、下料、画稿、描样、镂刻、敷彩、熨平、罩漆、缝接等2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唐山皮影影人造型优美,雕镂精细,玲珑剔透,融合了剪纸和年画的艺术特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强烈的装饰风格;陇东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轮廓挺拔,镂刻精细流畅,重视图案的装饰效果,着色对比强烈,活泼明快;山西皮影严谨规范,艺术风格及工艺手段与陕西皮影相似。收藏皮影时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皮影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重点收藏。
套相。收藏皮影和收藏连环画一样,也注重和讲究品相和套件。一般来讲,单件皮影就没有成套的皮影收藏价值高、升值空间大。皮影的造型吸收了唐宋时期寺庙壁画的风格,以元代杂剧中的人物进行分类雕刻。人物制品全套计有:末、旦、净、外、杂当、驾、孤、细酸、邦老、孛老、卜儿、徕、刺、伴哥、拔禾、伴儿姑、禾旦、行首、乐人、乐探、魂子、魂探等各大类别。其中“头楂”(人物脸谱)就多达470余种,“桩子”(颈以下肢体)多达181种样式。在一幅较齐全的皮影戏箱中,除去人物外,还有刀枪剑戟,战马坐骑,金銮茅舍,山水庭堂,神妖鬼怪,花草虫鱼、云雾紫霞,烟火烈焰等,囊括古今,包罗万象,可谓“一箱驴皮著五彩,万代人事藏九夹”。收藏时,可以根据小分类来收藏套件。同时,还要注意皮影的品相,品相上乘者,收藏价值相对要高。
时段。中国皮影始于西汉,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留存下来很多精美的皮影。不过,目前民间和市场上的皮影制品绝大部分是明清以后的。一般来讲,时间越久远的皮影,其收藏价值、升值空间就越大。
笔者近期对各地的皮影市场进行了一番调查,其结果可作为收藏者的参考:明清时期的皮影,品相优者每张在数千元以上;20世纪初期的单幅皮影,陕西华阴地区千元左右,四川大邑地区500元以下,冀东地区千元左右,山西孝义地区1500元以上,河南灵宝地区400元上下。另外,出自名家之手的皮影较为珍贵,名家皮影比同期非名家制作的皮影价格原则上高出一倍左右。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