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缘飞入王侯殿 一朝功名将相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角雕朝珠

      千年菩提,万年苦禅,冥参佛经。历史煌煌云烟,明灭若现,寻迹而上,任重道远。佛慈悲苍天黄土大地,佛渡万福子民,佛文化在世界历史上有着极为辉煌至高的地位,对推动华夏文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大千世界,小千众佛,时至今日人们依旧热衷与对佛的参悟,佛曰:相由心生镜由心转。社会飞快进程,使得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在经济富足之余,对文化的追求,提升自身的文化境界。佛珠的价格在整个收藏界中也逐渐显现走俏趋势,不断的创造牵动心跳的天价。

      看得见的是把玩一串佛珠,看不见的是珠玑流转指间,佛韵氤氲人运。最是转指抚摸时之浑然大气,静安若好的大人物风范尽显无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角雕朝珠

      延至唐朝佛文化大兴,佛珠的典籍也被广泛的传译,到了清朝宫廷从佛珠上延伸出朝珠。朝珠为宫廷御享之物,寻常百姓不得拥有,代表了当时的皇权,唯皇家人氏所有,朝臣上朝穿配朝服时才能胸挂朝珠。它是显示身份和地位的标志之一。

      朝珠通常由身子、佛头、背云、纪念、大坠、坠角六部分组成, 是从佛教的“念珠”衍化而来。每串朝珠的珠数都严格规定为108颗,据称佛教将108作为佛的象征。每隔27颗珠间穿入一颗颜色、质料相异的大珠,称为“佛头”,使其在色泽上与朝珠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佛头”共有4颗,色泽和大小一致,直径比朝珠大一倍左右,将108颗朝珠四分,也称之为“分珠”,据说是寓意四季。朝珠顶部的那颗佛头上,连缀一塔形“佛头塔”,其穿孔的方式为倒置的“T”字形,即把朝珠的两头各从对穿的孔的一头穿进,然后都从中间上部的孔中穿出,合二为一。佛头塔的顶端用阔丝带系缀有一块宝石大坠子,大坠上端还垂有一块宝石,称之为“背云”。 葫芦状佛头塔的两侧又有三串小珠串,每串10粒,珠串的末端各有用银丝珐琅裹着宝石的小坠角,称为“纪念”。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角雕朝珠

      黄光笼罩,眼眸流转不住,天槌降落,史云落定。几年来,朝珠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更多的成功人士不顾天价,只为独享有着千年积淀的佛缘珠玑。2010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件清18世纪御制东珠朝珠掀起激烈竞投,最终以6000万成交。此珍品首度在拍卖市场上亮相,朝珠代表皇权,只有皇帝、皇后及皇太后方能佩戴。

      此件角雕朝珠历史沧桑,随着时间的推移,祖先遗留下来藏品已是“凤毛麟角”,此件藏物属于亚洲犀角制成,为清代亚洲犀角所制。共108颗,颗粒均匀,有一佛头,在当今犀角朝珠非常罕见,其寓意代表了36天罡,72地煞星,包含天地万物之轮回,是当时当朝大臣所佩戴。同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历史价值,由于该器物的稀有,罕见、完美,更具极高的收藏价值。

      它的历史价值耐人寻味,历代帝王将相之佩戴,显赫他们权力之象征。这108颗朝珠也可称佛珠,在中国佛学史上,由每个寺庙主持佩服,也给后人对佛学的探讨提供了非常大的神密色彩和价值。教使后人以慈悲为怀,博大苍生,敬老爱幼,和谐文明之美德。

      据百鸿艺术专业经理介绍,此串朝珠共由108颗亚州犀牛角珠组成,犀珠尽显历史韵味,光润华实,具有化时代的意义和无限的升值空间和极高的收藏价值。

      当焚香虔诚的礼赞,万佛群臣梵唱,受了千万年云烟的熏陶,成了皇廷御用之物,典藏国韵,清心至高至美,积蕴国学皇礼,此样珍品实属难得之极!

      更多关于广州百鸿艺术品展览有限公司活动可关注百鸿官网:http://baihone.com/或可拨打服务热线:400-9918-222。百鸿艺术微博:http://weibo.com/GZbaihone 百鸿艺术微信:bhservice@baihone.com。(文章来源:百鸿艺术)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