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绣品收藏应注意四点

织绣是中国传统的工艺强项,也是一定时代的工艺水准、审美风尚和文化习俗等的承载者,因而在收藏的价值上具有学理支撑。在如今市场渐热之时,收藏介入正当其时。

      近年来,随着织绣品在国内拍卖市场逐渐被看好,收藏织绣品的人也逐年增多。然而,由于织绣品不易保存,收藏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收藏织绣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年久价高,量稀为贵。作为收藏的永恒指标,年代的久远是一件藏品价值的永恒指标,背后支持的是历史和文化价值。而对于织绣来说,其易褪色、损坏且难以修复,时间的延长等于保存难度的加大,因而,年代久远又品相完好的织绣品很少见到,十分珍稀。

      二是品类要分清。织锦、刺绣、缂丝是织绣拍卖领域的“三大主力”,其中,以缂丝最受关注。一般来说,成品要比匹料价值高,用于装饰的要比实用的价值高,服饰类中正装要比家居服饰价值高,男装要比女装价高(个别例外),官府服饰要高于民间,宫廷用品自然更加被看好。

      三是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绣品潜力大。有些古绣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民间习俗和很好的承载文化指向。这样的物品具有独特魅力,市场潜力也较大。

      四是绣品一般怕光、怕湿和怕过于干燥。光照会加速织品褪色和纤维老化,湿度大会使其发霉或腐化,太干燥又会使其脆化。因此,要避光保存,最好配备温度和湿度控制设备。收藏时应平整摊放,放置的器具如抽屉要浅而大,藏品和藏品之间可用白色薄纸隔开,并且非具专业水准不要清洗修补。

      织绣是中国传统的工艺强项,也是一定时代的工艺水准、审美风尚和文化习俗等的承载者,因而在收藏的价值上具有学理支撑。在如今市场渐热之时,收藏介入正当其时。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