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杂项收藏之笔洗鉴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我国古代,除了一支毛笔之外,还有不少“伺候”笔的用具,用来盛水洗笔的“笔洗”就是其中之一。随着收藏市场对古代文房用具的重视,老笔洗渐渐成 为收藏界的新宠,其价值也越来越被藏友所认识。笔、墨、纸和砚是为人们所熟悉的文房用具,除了这“四宝”之外,古代文人墨客用来“伺候”笔的用品还可细分 为笔搁、笔舔、笔洗等,这些也一并属于文房用品。顾名思义,笔洗就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

 

      笔洗虽然是件洗笔用的东西,但是却被赋予极其丰富的艺术性。笔洗的材质以陶瓷最为常见,陶瓷的可塑性非常强,使得笔洗的外形有了无限的创作空间,像葵花洗、罄口圆肚洗、四卷荷叶洗、卷口帘段洗、方池洗等。

 

      在现代人的眼里,这些笔洗简直就是“盆子”了。据笔者了解,这一类大笔洗还有个形象的名字“笔海”。从一些古代文献、名著上透露的信息看,古代 文人在写字、作画时,还有沐浴、焚香、抚琴等过程。光是笔洗的样式已经这么讲究,洗笔的水也要求是泉水,为了取“清洁”之意,要用莲蓬去了外皮来刷笔。正 是这些诸多讲究,才给现代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

 

      古代笔洗有繁有简,有的虽简单却功能齐全。比如说有的笔洗,中间用作笔洗,边盘用作笔舔。一款民国的白瓷笔洗,一面是笔洗,倒过来又可以当成砚 台使用。笔洗的功能也不只是给主人增添气势这么简单,因为主人用的笔大小也是不一样的。专家提醒,藏友在收藏笔洗的过程中,除了那些外观漂亮的,不妨多留 意些功能丰富的特例笔洗,这些比较少见的笔洗也非常具有收藏和市场价值。

 

      专家提醒,笔洗形制各异,或素或花,工艺拟古,若是出身几大名窑,身价自然不菲。据了解,如今传世比较多的是瓷笔洗,像清代的青花笔洗,还有就是民国时期的笔洗比较多。笔洗的收藏,早在清代、民国时期就有了。

 

      收藏专家提醒,收藏笔洗时藏友一定要用心鉴别。作为一个种类的瓷器,笔洗也有一些独特的地方。比如清代康熙年间的官窑青花笔洗上远处飞鸟的画法非常特别,身子是椭圆形的,加上一细横作为双翅,而不是那种V字形的飞鸟画法。后仿的很容易在这一点上露出马脚。

 

      民国时期的笔洗目前在收藏市场上还能找到不少,价格也不算特别高。专家认为,藏友不妨留意名家的作品。此外,现在最常见的作伪方法是,用民国时 期的白瓷笔洗,重新画上纹装,冒充是同时期的名家所出。藏友在鉴别的时候,要从胎、釉、包浆、画工、艺术特征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