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化市场到底何去何从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这是“86版”西游记脍炙人口的片尾曲。西游取经路漫漫且历经劫难。走在同一条路上的师徒四人相互照应,相互配合,共同经历了各种磨难苦劫,最终走到西天取得真经。这是一段艰苦的旅程,也是一段心灵融合、包容的旅程。师徒四人在旅程中虽因性格不同、爱好不同等诸多原因产生了种种摩擦,甚至多次差点散伙,但最后还是通过明确分工、抱着相同的信仰,朝着共同的目标,从而取得了真经。
在民间文化道路上,我们现在面临的亦是这样一种问题。我指的是在文化市场上起伏更迭的橄榄核雕刻。在橄榄核雕刻艺术这一行里,也有着明确的角色分工:有人从事着文化推广(商家),有人从事着雕刻技艺的研究(雕刻者),有人热爱,有人收藏,有人把玩;总之,在这个取经的团队中集合了发现、经营、推广等形形色色不同的角色,组成了这样一个有趣、好玩的市场,每一种人都扮演着他们在这一行中的角色,展现他们在推动橄榄核行业发展的作用。
作为雕刻艺术发展的主体,雕刻艺术家必须孜孜不倦地钻研这门艺术,从而不断推动橄榄核雕刻的发展。雕刻者有如唐僧,取经途中也需要通过物质的补给来完成取得真经的路程。由此需要玩家、需要热爱这门艺术的人掏钱去购买雕刻家的作品,在给雕刻家提供金钱的同时又能得到自己精神上的享受。虽说艺术无价,可是我们毕竟没有生活在精神世界中,因此物质自是必不可少。
但是,雕刻者不能直接成为销售者,一方面销售需要消耗很大的精力而影响雕刻,另一方面过于追求物质的心态会迟钝雕刻者的创作心。由此需要商家对雕刻者进行发现、推广、经营并提供一系列的服务,这样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再加上文化人士对艺术的推广,将一些文化、历史等美好的东西融入艺术中,从而将市场做大,那这门艺术就会不断地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玩家、雕刻家、商家、文化推广者便是如此相互依存的一个整体,各得所需。只可惜这只是一个理想的模型,因为每一个人都是有私心的。雕刻者希望更有名,提升自身的价值;商家想要赚取更多的钱;玩家永远想要更便宜,而文化推广便成为了一纸空文。
俗话说:“盛世收藏,乱世黄金。”去年至今,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风云突变,受国际对国内经济形势的持续影响,也间接导致了文玩市场的持续低迷。现在北京的橄榄核市场更是一月不如一月,在日前刚刚结束的礼品展上,许多苏州雕刻者在展会上售出作品很少,都无功而返。随着前一段时间橄榄核价格飙升,到现在购买力薄弱,一切都昭示着现在的橄榄核市场正走在一个恶性循环的道路上。
雕刻者、商家和玩家,那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旦被打破,我们会发现,这里面没有一个赢家,每一个人都是输家。或许是到了这个市场该反思的时候了。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橄榄核市场的萎缩,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大局看这件事,才能真正改善目前的糟糕情况。
雕刻者必须做好本分,不要一味冲着钱去;商家不要恶意炒作,要挑选值得合作的雕刻者,要善待并提供优质的服务给自己的客户;玩家不要盲目跟从,要学会理性地选择雕刻作品,不要一味地选择什么大师的作品,重点要看雕工。
我们需要一个良性的橄榄核市场,将那些毒素从这个已经不再良性的循环中去除,使其重新走上正轨。最后,最为重要的是:无论什么行业,无论什么角色,诚信是永恒的法宝,失去诚信的人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好好监管这个行业,让橄榄核雕刻这门民间艺术可以不断发展下去。
责任编辑:bd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