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核:把玩手腕上的文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橄榄核:把玩手腕上的文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橄榄核:把玩手腕上的文化
 

近年来,随着核桃热的不断升温,手腕上的把玩之物开始受到藏家的追捧,而橄榄核也成为藏家关注的新焦点。谈起橄榄核,很多人都会想到上学时学过的那篇《核舟记》。在大约一寸见方的桃核上微雕,在我们国家可谓历史悠久,据说其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到了明代,曾风靡朝野,不仅皇帝喜欢,连民间也极风行,并成为文人雅士显示身份地位的宠物,甚至被视做当时的时尚。橄榄核和其他收藏不一样,虽然目前本身材料价格已水涨船高,但一颗橄榄核的真正价值贵在人工,讲求的是精细和艺术表现。几年前,橄榄核雕的市场价还多在50-100元之间,工精质优的也仅200元左右。但时过境迁,如今橄榄核雕仅是一般技师或工艺师的作品,也要卖到1000-3000元,甚至上万元。

如何挑选橄榄核

■先看颜色:看颜色是否均匀,有无花点。

■再看核肉:要看橄榄核的皮薄不薄、核肉厚不厚,以肉厚皮薄的橄榄核为最佳。

■三挑怪核:橄榄核如果是特别大或特别小,比较稀少的价值就会更高。如果是佛手核或多花核,那更是万中无一的佳品。

如何保养橄榄核

■防晒

太阳光或高温灯光长时间照晒易导致开裂。

■防水

橄榄核作品掉进水里或用水刷洗清洁,空囊进水后蒸发很慢,外表蒸发很快,导致由内向外膨胀而开裂。如果着水,可放在食品保鲜袋中打一松结,让水分慢慢蒸发,切忌速干。

■防风吹

风吹是导致开裂的重要原因之一,橄榄核长时间放置在干燥的环境中肯定开裂。建议在暖气环境中使用加湿器。冬季有很多收藏者将橄榄核作品放入内衣口袋“珍藏”,这就容易开裂。所以冬季将橄榄核放在外衣口袋就不易开裂。

■防“花点”

橄榄核在材质上也有讲究,即材料自然、颜色均衡,色调特深处即为“花点”。出现“花点”就会降低艺术效果。很多“花点”是后天产生的,所以在用油刷清理时,切忌刷油过多。

橄榄核的分类

■单核:也叫做大核,一般长度超过5厘米,比较适合雕刻单件作品,价值很高。

■小核:与单核相比,小核是很小的,市面少见,价格较高。

■怪核:就是形状比较奇怪的橄榄核,如佛手,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品。

■细长核:形态狭长,一般用来雕核舟一类的题材。

■圆核:形体通圆,就是最常见的雕刻十八罗汉的核,这类橄榄核比较常见,也常用来制作素珠。

按照颜色分类

■黑金刚:表皮发黑,肉极红,易发浆,上色快。

■红金刚:表皮发红,肉色稍红。

■铁圆核:表皮偏黑,白筋密度大,稳定易刻。

■紫核:表皮发紫,普通用料,用来制作创意核雕。

责任编辑:bd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