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艺术渐受藏家关注

2013第二届北京文玩工艺品展销会日前在京举行,本届展会为全国首家唯一文玩文化展会,汇集了深受大众喜爱的文玩藏品,包括有核雕、火绘葫芦、刺绣、唐卡等,以及南红玛瑙、青金石、和田玉、琥珀等商品。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文玩展上,核雕展位占据绝对数量并吸引众多玩家成为展厅最大亮点。   

核雕是民间微型雕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艺品,随着其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文化物质遗产名录,核雕作品的收藏价值也逐年上升。

“与首届文玩工艺品展相比,本届确实是多了许多核雕作品。”作为本届展览的主办方、北京文玩天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磊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核雕在近年受到热捧,除其本身小巧精美,可随手把玩外,与高端艺术品相比,价格更为亲民的核雕成为普通大众收藏的宠儿。

据了解,文玩核桃每年上市的数量比较稳定,近两年商家将文玩核桃宣传成“集把玩、健身、观赏于一身的“掌上明珠”后,不少投资者开始介入这一领域。而橄榄核雕尽管在北京市场发展已较为成熟,但就全国而言现代核雕产业还刚起步,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至于核雕的价格则各有不同,记者在展会上发现,核雕从几千到几万,甚至几十万价格颇为悬殊。对此,郭磊称,核雕的价格除考虑到材质、色泽、形状等因素外,出自哪位工艺大师之手是关键因素。记者发现,在圈内颇有名气的雕刻艺术家、同时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方振杰的橄榄核雕“十八罗汉”在展览第一天即以高达26万元的价格被玩家买走。

“核雕收藏价值和经济效益在不断攀升,目前仅在苏州就有几千人在学习和从事核雕。”但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高级工艺术承莉君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因许多学徒多注重的是经济效益,雕刻过程中较为浮躁,所以市场上存在的核雕作品也是良莠不齐。

对此,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挑选橄榄核雕首先要看材质,在核雕市场火爆之前,名家创作的核雕作品多选用搁置五年以上的老核;其次是看雕工,是手工雕刻还是机器雕刻,一般来讲,手雕作品一般留有雕刻着的刀痕,且画面更栩栩如生,而出自名家之手的手雕作品更具收藏价值;最后则是看款式,一些蕴含更多寓意的作品更为受欢迎。

责任编辑:bd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