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品拍卖成交强劲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上周末在InterAsia香港邮品拍卖会上,这枚1897年的“小壹圆”邮票以近9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
 

上周末在InterAsia香港邮品拍卖会上,共有价值超过900万美元的中国邮品成交,最高价藏品以近9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

此次拍卖成交强劲显示出,中国走势动荡的邮票市场的需求回暖,尤其是铁杆集邮爱好者的需求。此次拍卖的藏品中80%被藏家和邮品商人买走。

InterAsia的董事舒耐特(Jeffrey Schneider)在拍卖结束后说,整个市场表现非常好。

在中国,2008年至2011年邮票价值经历了一波飙升期,当时许多顶级藏品的价值翻了四倍多,特别是投机性最高的共产主义时代邮票,热门邮票的价值最高上涨了16倍,比如1980年的猴票。

但与中国的艺术品、白酒等收藏市场一样,中国邮票市场也受到2012年的经济放缓的冲击,许多邮票价格受挫。2012年共产主义时期邮票价值大幅下跌,一些邮票的跌幅高达40%。

现在邮票市场似乎又火了起来。上周末的拍卖结果显示市场需求旺盛,尽管市场注意力都在年代更久的清朝时期邮票上(这些邮票一直是严肃爱好者的收藏领域),而不是投机者青睐的共产主义时期邮票。此外舒耐特说,冲击中资银行和企业的“钱荒”并没有影响到邮票买家,他们很愿意在拍前预估价格之上抬高藏品价格。

此次拍卖的最高价藏品是1897年的“小壹圆”,最终成交价是690万港元(合889,631美元)。“小壹圆”得名于大清邮政用黑墨在原面值为三分的红印花邮票上加盖的一元面额。当时由于缺少其他面额的邮票,所以大清邮政在已有红印花邮票上加盖上其他面额。

由于加盖字体过小,拇指指甲大小的“小壹圆”邮票从未流通过,据目前所知仅存32枚。

此次拍卖的其他价格居前的藏品包括五个1884年至1885年从台湾寄至德国的实寄封,它们的稀有之处在于印有各种不同的邮戳,每个的估价都在18万港元至25万港元之间,成交价都至少是估价的四倍,其中一个的成交价更是达到460万港元,有六位藏家进行了激烈的竞拍,其中一些藏家是从欧洲和北美打电话参加竞拍。

责任编辑:bd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