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存折成了收藏品

上世纪50年代的“取款凭条”、80年代信用合作社的活期储蓄存折……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少见、似乎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银行存折,如今却成了一些收藏爱好者手中的“宝贝”。在长沙收藏市场,一部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存折”,其身价已经攀升至百元以上。

1月6日,长沙市天心阁古玩城一家专门做票证收藏的地摊上,摆满了一本本黄色、红色、绿色的“老存折”,面积约为小信封大小,封面上大多印有“活期储蓄存折中国人民银行”的繁体字样。记者看中一张1953年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折,摊主开价150元,而一张1998年开户的中国工商银行存折,摊主开价只要5元。

“存折收藏也是看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如上世纪60年代的印着毛主席语录、或同时印着蒙古文和汉字等特殊的老存折价格更高,全品相的可卖到好几百元;上世纪70年代初的存折价值在50元至100元左右;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相对价格较低,3元到20元不等。”周姓摊主介绍说。

湖南省收藏协会理事吴膺五表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存折”记录了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作为票证收藏之一,它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不过从经济价值来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存折由于年代并不久远,目前价格并不高。

责任编辑:吴玲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