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销邮票只怕不靠谱

岁末临近,新邮年册的预订又令藏家翘首以盼。喜欢集邮的藏家一定不会错过每年元旦前的邮票年册预订。因为在以往,错过了预订就只能在二级市场花高价购买。但近期有市民爆料称,邮票年册可以补订往年册子。究竟是带笼子还是确有其事?

电话推销 往年年册可补订

“尊敬的***,你好!你以前用过我们的快递,不知道您对我们的服务是否满意呢?……这次给您打电话,是有个好消息要通知您。我们邮局推出了2008年到2012年的邮票年册,往年没来得及收藏的邮票,这次可以一次性配齐。”这是近日市民吕小姐接到的电话。

吕小姐没有多少收藏知识,属龙的她今年初关注了不少关于龙票价格暴涨的消息,想着如果价格合适的话,不妨入手一套。

对吕小姐反映的情况,记者以客户身份咨询了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往年很多客户错过了预订期,只能花高价到市场上去买,质量还不见得保真。所以此次我们首次从北京的总公司申请到了一些货,对新老客户推出类似的补订往年年册的服务,并且不需要交定金,还可以提供货到付款服务。

高价“补订”因有热门题材

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可接受2008年到2012年邮票年册的补订,各年年册对应的价格分别为366元、298元、390元、345元、318元。

通常预订下一年的邮票年册预订价不到200元,缘何补订价格高涨?对于记者的询问,工作人员表示,年册补订价格高是由于年册中包含了一些题材较好、市场认可度高的品种。以价格最高的2008年、2010年年册为例,2008年举办了奥运会,奥运会开幕式、圣火传递等关注度较高的品种都包含在当年的年册里。而且由于当年的汶川地震,邮政总公司补发了一组抗震救灾的附捐邮票。同样,2010年有广州亚运会、高铁、富春山居图等大事件,都属于比较热门的题材。

2012年年册定价较高也与热门题材有关。“龙票、十八大等主题品种发行时都特别火爆,很多人排队都没买到!如果在我们这边预订,一次就可以买齐。”该工作人员说。

发行量减少不能和升值画等号

除了极具投资价值,该工作人员还强调,今年是邮政改革的第一年,控制邮票发行量、不再对外开发新客户是最显著的信息。“比如发行一个邮票,以前发行量是5万套,但现在可能只发行2万套了,自然更容易升值。”

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控制新邮发行量的消息的确在业内有所传播,但是否带来业内期待的提振邮市的效果尚不得而知,“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邮票除了作为投资工具,还具备通讯的功能,带来了大量的损耗;而如今发行邮票很少有人会用来寄信了,此前一度产生了大量的垃圾票,市价甚至低于邮票面值。因此,控制发行量的呼声一直很高。”

但是否发行量受控制,就等同于邮票一定具有投资价值呢?省收藏协会副会长、邮票钱币专家卢伯雄表示,还要看题材,以今年的邮票发行为例,虽然市场上发行了20多个品种,但市场接受度较高的主要是壬辰年龙票、中国银行、宋词、十八大等,其余的更多是搭顺风车。

电话推销邮票须警惕大路货

就电话推销邮票的情况,记者咨询了业内人士。有人直言,虽然上述工作人员打着邮政公司的旗号,但是否是邮政公司员工不得而知;而且,所谓补订年册,或许只是一种变相的推销,“即便推销的藏品是真货,但不一定有升值空间,也可能是大路货。如果真按照他们的价格,去市场上买一套年册也绰绰有余。”

记者在淘宝网上查询到一个打着保真旗号的网店,2008年邮册价格低至220元,比所谓的“补订”价格低出40%。 因此,专家提醒,投资邮票最好到官方指定地点购买,货比三家时需比较年册中的品种差异,“有可能推销的邮票是真的,价格也低,但可能比官方发行的册子少了最贵的那几枚,剩下的都是大路货,那也就完全丧失了投资的价值。”

责任编辑:WL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