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电话推销邮币卡多是“批量货” 专家认为投资仍有风险

“鉴于您在文化界的影响力,我们特联合中国收藏家协会专门为您预留一份国家发行的……邮币卡。”11月14日,马先生向本报反映,连日来他和不少朋友常常接到类似电话,“虽然电话没问题,有关机构也确实发行过这样的藏品,但不知投资后有无风险?”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和诈骗电话不同,这类电话推销的邮币卡藏品多是真货。由于近两年邮币卡市场“泡沫”太大,许多商家便将积压的藏品转向电话推销,但其中多是行家眼里的“批量货”,升值空间并不大。

“是马先生吗?您好,我们是中国收藏……”“鉴于您在文化界的影响力,特联合中国收藏家协会专门为您预留了一份国家发行的纪念币。”11月14日,我省某文化团体负责人马先生告诉记者,最近他每隔两三天就接到一个类似电话,来电地址包括北京、海南、河北等,电话内容要么是推销纪念币、邮票,要么就是推销整套画册之类的收藏品。“刚开始觉得有模有样,我也好奇地查询过,确实不是那种诈骗电话,那些邮币卡藏品也真是正规发行过的,而且他们给出的价格也低于市场价。”马先生说,平时他就喜好邮币卡收藏,这样的电话打来,最初也心动过,但后来接到的电话一多,自己就有些疑虑。

甘肃省诗词协会一位副会长告诉记者,半年前一个收藏机构打来电话向他推销一套邮票,他当时花费1200元买下,可后来不到半年,市值就跌落1000元。“东西倒没错,可是升值空间很难说。”

杨皓是兰州邮币卡市场一个投资客,他向记者透露,由于今年来整体经济发展疲弱,邮币卡市场的购买力也明显下降,“许多人手里积压存货,便换着花样电话推销,而且推销对象多是一些有购买力和购买兴趣的群体”。

专家分析

批量发行,升值空间很难说

那么,这些被频繁推销的邮币卡藏品升值空间怎样?

陇翰艺术品投资顾问屈宏告诉记者,如今抛开假货不说,即便是正规机构发行的邮币卡藏品也是五花八门,常让人眼花缭乱,就算一些有鉴赏力的专业人士也难免砸在手里。“发行量本来就很大,升值空间更不好说”。

城关区消费者协会会长史设远最近也在关注这个问题,“这类鼓励消费者投资的电话还不好界定为诈骗或者传销,他们都是注册机构,而且推销的藏品也是真货,只不过大家容易忽略一个细节,就是这类藏品多数都是‘批量货’”。“批量货”是收藏界一个术语,指那些虽然是正规发行但没有准确发行量,或是发行量大得惊人的藏品。“一般这类藏品发行量很大,本来升值就很难,而且一旦价格稍涨起来,发行机构又会盲目扩版发行,把行情搞坏!”屈宏说,最近这两年包括国家正规的集币、邮票等发行机构也存在类似问题,虽说一件件藏品看起来很诱人,设计包装也很好,但真要投资,风险较大。

投资这些邮币卡,史设远表示收藏者应谨慎为好,要综合考虑升值因素,不能偏听偏信,毕竟一个好的邮币卡藏品要“火”起来,过程很复杂,尤其是新发行的藏品,可能回报率更低。

责任编辑:WL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