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相机复活能玩能收藏

和书法、玉器等传统收藏门类相比,老相机收藏绝对算得上是“新事物”。如今,除了作为记录生活、影像的工具,老相机也开始成为人们收藏的对象。据了解,一些国产老相机,像红旗、海鸥、华蓥、珠江等相机的市场价格高达几千数万元。业内人士建议,老相机的品相、生产年代、型号及存世量等是决定其收藏价值的几大因素。

昨日,记者在重庆中兴路收藏品交易市场多家店铺里看到,柜台上摆了数十台老式照相机,有“海鸥”、“华蓥”、“牡丹”等国产老相机,也有德国、日本等进口相机。

“周末时,有不少摄影爱好者到这里来淘老相机。”一家店铺的老板告诉商报记者,近几年来,上世纪30~80年代生产的国产老相机价格在不断上涨,尤其是一些数百元的老相机,如今市价上涨了数倍不等。

3年前,周晶买了一台海鸥120相机,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当时纯粹出于兴趣花三百多元购买的老相机,如今已经上涨了两三倍。

“近两年老相机的行情上涨得很快,”收藏爱好者李先生也告诉商报记者,像用135胶卷的“红旗”牌、“上海”牌,以及在文革时期生产的“海鸥501”等,由于数量稀少,收藏价值大增。

而在拍卖市场,老相机的行情升值幅度则更大。记者从11月底在香港邦瀚斯举行的亚洲首个徕卡相机专场拍卖会了解到,250件拍品中约90%成功拍出,总成交额1100多万元,1930年出产的徕卡Luxus I更是以原估价的近七倍价格成交。

收藏建议

重庆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唐肇新建议:一些存世量少、年代久远、品相好的老相机,值得重点关注。收藏爱好者可从老相机的生产年代、品牌、型号等方面钻研。  首先是相机品相,看外观机身的磨损程度;其次要重点关注镜头,检查镜头有没有霉变和划伤;再次,还要关注相机的一些内部机械装置,如快门的灵活性等。

责任编辑:WL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