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信札逆市而涨
7年前的2005年嘉德秋拍,郁达夫致王映霞的8封情书“我很真心,我简直可以为你而死”以34万元高价成交。
钱钟书致吴祖光信札,一张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便笺,不到10行字,真实记录了钱氏夫妇与吴氏夫妇的惺惺相惜。这几行小字最终以2.3万元成交。
2010年嘉德秋拍,齐白石嘱托叶恭绰将卖画所得“三百二十四圆七角”汇入他的中国银行账户的书札,以33.6万元拍出。
其心拳拳,其情切切——这是名人信札的最大魅力。名人信札,首先是指名人书信;除了书信,还包括手稿和文辞,即便条、题签、随记、抄录等。
近10年来,在大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忽高忽低之下,民国与近现代名人的信札价格却一路飙升。特别是今年,名人信札的高价成交呈井喷式爆发:朱自清的楷书七言诗札以161万元成交;次日,赵之谦的信札九通拍得120.75万元;赵孟頫(传)信札十通以299万元拍出……
市场成长,10年涨10倍
2012年,整个艺术品拍卖市场趋冷,名人信札却以惹火的表现大得人心。
特别是北京匡时拍出令人瞩目的2 .16亿元“过云楼”之后,各大拍卖行均开始了对名人信札的细分梳理。在今年12月份的秋拍中,北京匡时趁热打铁,重磅推出梁启超旧藏“南长街54号藏梁氏重要档案”。这批梁氏秘藏信札,为我们揭秘了关于保皇会、立宪运动、护国战争、五四运动等诸多历史往事的隐秘细节,成为这个冷清的拍卖季最令人期待的看点。
收藏家季宏告诉《投资与理财》记者,国内名人信札最早拍卖始于19 94年,当年翰海秋拍中有— 册15通的徐悲鸿行书信札,约估价10万元,每通信平均6000多元,但是流拍了。10年之后,也就是2004年,同样是在翰海,同样是10万元估价,仅仅3通的徐悲鸿信札便以24.2万元拍出,每通平均8万元,升值幅度达到10年前的10倍之多。
进入新千年之后,名人信札的收藏价值得以最大程度的凸显,各大拍卖场每年均有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的书稿信札成交。不过,最引人瞩目的还是两大拍卖事件:2002年,中国嘉德秋拍上,“钱镜塘藏明代名人尺牍”最终以990万元成交,打破当时古籍善本的拍卖纪录;2009年,还是在中国嘉德春拍中,陈独秀、梁启超与徐志摩等致胡适的一批书信,一举创下744 . 8万元的成交高价。
专家介绍,随着时光的远逝,这些名人信札越来越时尚,成为很多藏家重点关注的领域。最近5年,据不完全统计,名人信札每年至少以30%的幅度攀升。有的名人信札已从原来的一两万元飙升到现在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
物珍量少,升值可期
小小信札为什么这么值钱?
广东省收藏家协会主席陈少湘总结:“每一通名人信札都是历史的孤本。艺术家可能会多次重复创作同一题材的作品,但不可能重复写同一封信,且每一封信都有可能成为了解个案、解读历史、还原真相的真实佐证。”
记者了解到,中国的名人信札近些年才云开月明,而在国外,名人信札的拍卖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比如,爱因斯坦写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关于原子弹的书信,1987年在纽约苏富比拍出了22万美元;而丘吉尔的7封情书,1994年在伦敦佳士得拍出了7.68万英镑;尼克松的总统辞职信,1995年在伦敦苏富比拍出8 . 28万美元;哥伦布描写发现美洲大陆的信,1991年在伦敦佳士得拍出44万美元。
从中不难看出,在海外市场,名人信札历来是拍卖公司的常规项目,他们在挖掘名人效应上远比中国拍卖公司更胜一筹。
“中国的名人信札市场之所以后知后觉,除了早期本土藏家的漠视,也与内地‘藏宝于国家’的馆藏体制有关。 ”季宏先生告诉记者,早些年,国家文博档案馆大量收藏名人手稿,限制了个人收藏名人手稿与信札。近年来,由于名人的故乡都在大兴纪念馆,对名人手稿的吸纳力度也就越来越大,而名人的后代在处理这些信札手稿时,大多会首选国家级收藏机构,由此流入收藏与拍卖市场的手稿和信札就会减少。
小信札有大看头
嘉德拍卖公司向媒体介绍,目前名人墨迹的收藏非常热,尤其是近现代比较活跃的名人的信札、墨迹被广为追捧。比如,胡适、郁达夫、梁启超、周作人的信札价格,早已远超同时期的书法大家。
专家表示,名人书法与名人信札不能相提并论,因为书法再好,也只有观赏价值,而信札则是名人无意为之的“小品”,发乎情而止于书,是作者才情与性情的双重记载。
但在名人信札中,如果书写者既是名人,又是书法家,其信札无疑就是绝品。事实上,中国书法史上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中,有很多书信,如国宝级作品王羲之的《丧乱帖》与陆机的《平复帖》就是最有力例证。
除此之外,收藏名人信札,其名气越大、历史越久,就越值钱,若内容关乎重大历史,能够补充正史资料,其价值就会更高。比如,西安事变中,刘鼎写给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李克农和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等人的4封密信中,就有力证明了中共并非西安事变的同谋。
在信札收藏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季宏先生告诉记者,收藏名人信札,其乐趣还在于从中洞悉名人的学识、风骨,有时是一段故事。
有学者研究发现,鲁迅习惯用毛笔写信,而且他喜欢汉魏书法。在《鲁迅日记》中,随处可见他收搜碑帖拓片的记载,其广博的视野,过人的学养,造就了他简穆古朴的书风。192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的陈独秀则颇具艺术气质,从他的信中可见,书法行云流水,文字激情澎湃,其为人刚烈与性情的孤傲一览无余。胡适书信的特征则是文雅含蓄、隽永,无雕琢气。胡适的信札很早就进入拍卖市场,像楷书《朱晦翁语》,成交价曾经达到了10.2万港元。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