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亚特古董车进驻湖南长沙车展

老爷车,另一种解释就是“有历史的车”,年长些的中国人不会忘记,曾经有一辆“大头车”,载着他们走过了上世纪80年代的黄金岁月。今年的长沙国际车展,请来了一位满载历史故事的宾客——菲亚特126P。它将用无声的语言,为我们揭开改革开放后第一代私家车的记忆。

“老爷”诞生地

126P的原型车是菲亚特126,126后面的P代表其产地波兰(Poland)。当全世界正面临石油危机的时候,126系列车型在1972年面世。作为老菲亚特500的后续车型,它凭借经济实用、燃油消耗量少等特点,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市场认可。一开始,意大利FIAT公司安排Cassino和TerminiImerese的两个车厂负责生产该车型,一直到1980年为止,126均出自以上两个车厂。

这是一款非常成功的车型,自1972年的意大利产126开始,到2000年止的波兰126P,该车型共生产了4670000辆,其中3320000辆来自波兰。虽然,P126不如老菲亚特500那样具有传奇色彩,但在那个时期,它为家用轿车的普及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老爷”进内地

不久,菲亚特126P伴着改革开放的汽笛声来到中国。作为改革开放后进入国内普通家庭里的第一批轿车,菲亚特126P无疑成为了轿车私有化的“敲门砖”。小巧的126P,外形甚至有些像“拖鞋”。也正因为便捷性和实用性,它得以面向个人销售。1984—1987年里,我国从波兰进口了大概3万辆的126P,由于备受欢迎,其价格经过翻炒,从7000多元猛升至2万多元。在当时,用这个价钱买一辆私家车,跟现在私人买一架飞机的难度相当。

“老爷”来车展

如果你对菲亚特126P这辆古董车感兴趣,可以直接来本届长沙国际车展上见它。

据长沙国际车展组委会的最新消息,菲亚特126P将参展本届长沙车展。停下脚步往回看,这满载风霜、写满故事的古董车或许就是唤醒你美好记忆的钥匙。菲亚特126P,一辆跨越时代的车,它又回来了。

“老爷”有品格

我国演艺界的红人陈宝国,算是家喻户晓。可是,他曾主演的《喂!菲亚特》有多少人知道呢?

该剧取材于菲亚特出租车及其司机的生活点滴,讲述了主人公几经波折创办起温州第一家出租车公司的故事。的确,当时的126P车主,算得上是第一次拥有家庭轿车的人。大部分的车主是新司机,他们对车辆的机械常识、使用和保养知之甚少。就是那么一批初生的新司机,在开着126P满大街奔波。好在126P简单实用、维修方便,因此深受大众的欢迎。多少年过去,这个白手起家群体具备的自立自强的精神和品格,也深深地烙在了126P的改装和设计理念当中。

“老爷”很能干

现在,常常能听到有人这样形容菲亚特126P:“比奥拓小,比smart实用”。事实上,这并非没有根据。长宽高分别为3129mm、1377mm、1335mm的126P,采用了双门四座的设计,在车身长度上相对于同为微型车梯队里的老款奥拓,要更有优势。4座的设计,显然也比smart实用。

从外观来看,没有进气格栅的前脸设计十分干练,相对于现在的车来说显得有些特立独行,能让人感受到上世纪80年代的气息。

侧面看126P,它还是延续了老款菲亚特500的可爱风,刹车灯、转向灯、夜行灯、倒车灯、后雾灯一个不少,齐整而复古的发动机舱散热孔把126P的背部也点缀得恰到好处。虽然是后置后驱的设计,但总体上线条流畅,整体车身尺寸和发动机舱的比例也很合适。可开启的前三角窗,是老爷车的标配,透出一股浓郁的历史感。

责任编辑:WL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