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发现晏阳初华西实验区珍贵档案

重庆市璧山县在对档案馆所藏民国重点档案进行抢救的过程中,意外发现素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关注的近400卷晏阳初华西实验区档案。这一发现,为晏阳初研究和民国乡村建设研究,提供了新的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据璧山县档案局局长傅应明介绍,华西实验区被学术界誉为晏阳初在中国建立的最后一个“乡村建设实验基地”。与他的“定县实验”相比,“华西实验区”的乡村建设思想更加系统和成熟、实验的内容与范围更加丰富和广泛,对后来台湾地区土地改革和菲律宾、加纳、哥伦比亚等国家乡村改造运动的影响更为直接。但由于1950年华西实验区的解散,这段历史仿佛一夜之间“突然消亡”,几十年来一直令国内外晏阳初研究和民国乡村建设研究界“引以为憾”。

据初步整理,这批档案全宗统计为389卷,另有部分早年整理时混装于其他全宗的档案,总量在400卷左右。其时间跨度为1946年至1950年华西实验区由成立至解散的全过程,内容涵盖了华西实验区组织机构、人事经费和开展农村经济建设、教育建设、卫生建设、自治建设等各个方面。档案基本完整地保存了60多年前晏阳初及其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继河北“定县实验”之后,在中国开展的又一次长时期、大规模乡村建设实验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简介

晏阳初(1890—1990),四川巴中人,平民教育家,民国乡村建设代表性人物之一,1923年至1949年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干事。1940年,晏阳初在重庆歇马场创办乡村建设学院,同时将璧山县指定为实习区,1946年建立“巴(县)璧(山)实验区”,1947年更名为“华西实验区”。

责任编辑:WL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