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太痴迷红色收藏

今年60多岁的南昌市民谭翠兰老人年轻时起就开始收藏关于党史的书刊、画报、照片等资料。记者来到她的住所看到,不大的房间就像一个小型的红色博物馆。谭翠兰老人用她40多年来收藏的丰富资料向记者展现了新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她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让后代铭记历史,开创更好的未来。

老人屋内摆满红色书画

走进谭翠兰的家,记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红色文化的展览馆。普通的两室一厅房,面积不大,进门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就是门北面贴满的我国历届领导人的照片,有黑白照也有彩色照片。墙上还贴着众多革命先烈的照片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的图片。

在一张书桌上,记者看到了好几本泛黄的白皮书。走近一看,原来是中国共产党历届全国代表大会的文件汇编白皮书,从书的外观上看得出年代很久远了。其中最早当属中共七大文件汇编,文字的印刷还是竖向排列的,而且是用繁体字记载的。为了查阅的方便,谭翠兰还收藏了一本关于回顾中共一大到中共十五大光辉历程的书。

随后,谭翠兰还拿出了一本自己制作的厚画册,其中有中国共产党历届全国代表大会的相片。相片从最初的黑白到后来的彩照,在翻阅的过程中记者感受到历史的变化。

老人房间内还堆放了大量反映历史变化的旧报纸以及各类老书刊,仅仅书本就不下几百本,画册内容也极其丰富,既有剪报也有老照片。其中收藏最早的一卷《毛泽东选集》出版于1951年,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重要文献》。

收藏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谭翠兰老人告诉记者,她从21岁开始收集关于新中国历史进程的资料到现在,坚持了四十多年。记者了解到,谭翠兰原是进贤县一普通农民,只有小学文化,由于当时很穷,通讯也不发达,她就从捡废旧报纸开始收集,直到后来,她到南昌市区打工,那时有了工资就开始去书店买书、剪报等。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从别人手中发现了一本江西革命烈士名录,她赶忙将此书买回家。她还曾向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捐赠了珍贵的研究资料,研究会为此还写了一封表扬信给她。

谭翠兰告诉记者,她之所以这样坚持收集,是出于对党和国家的一种感恩之情。“因为国家政策,我们现在才得以住上那么好的房子;因为低保政策,我婆婆在失去自己的三个孩子之后才得以继续维持生活。因为免除了农业税和九年义务教育的学费,我们的孩子和孙子生活才变得更美好。从解决温饱到逐步走向小康,我们在见证着历史的不断进步。”同时,她也希望,后代人通过她收集的大量关于党史的书籍、照片等资料,能够明白先辈为今天我们的幸福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

责任编辑:WL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