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年寿张县银锭鉴赏
银锭是汉代开始出现的古代货币,但是由于数量较少,故流通不广,至明代时较为盛行,但一直到清代才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并以“两”作为单位,合称“银两”。除了“银两”外,还有一个更为文雅更为标准的词汇——“纹银”,这是清代对足银的官方称呼,是清朝法定银两标准成色,缴纳钱粮等都以纹银为标准。
图1
图2
银锭是汉代开始出现的古代货币,但是由于数量较少,故流通不广,至明代时较为盛行,但一直到清代才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并以“两”作为单位,合称“银两”。除了“银两”外,还有一个更为文雅更为标准的词汇——“纹银”,这是清代对足银的官方称呼,是清朝法定银两标准成色,缴纳钱粮等都以纹银为标准。
虽然中国历代对银锭的铸造及发行都没有统一严格的规定,允许官宦门第和贵族富商自由铸造,但一般来讲,特别是清代以前,银锭的造型却基本只有几种:汉代银锭的器型为饼状;唐代一般是长方形条状,同时有饼状和船形;宋代银锭的器型以铤为主,与唐银相比形态变宽、变厚,正面四角微翘,呈砝码形,两头两个圆弧成束腰形;辽、西夏、金的银锭器型与宋差不多;元代银锭的器型与宋出入不大,无铭文锭的区分是周缘翘起,中间内凹,多数元锭没有铭文;明代银锭的器型长度较元代变短,而厚度却增加,束腰已较小,两端的弧形消失,周缘增高,特别是两端更加突出,形成一个双翅。
为了保证银锭的质量,表示对经手铸造的银锭负责,许多银锭上都留有铭文。内容大致包括银锭铸造的时间、地点、官员及工匠姓名等,由于时代不同,内容也不尽相同。
这枚银锭为清代宣统年寿张县银锭(图1),银锭呈束腰船形,长120毫米,宽61毫米,高81毫米,重1884克。银锭戳印(图2)深峻工整,字体刚劲有力,两边竖书汉文“宣统年月”、“大祥银炉”,上横书汉文“寿张县”字样;包浆淳厚、形制规范、色泽温润自然。锭面中心微凹,锭底及周边有蜂窝孔和细密状水波纹,蜂窝孔深浅不一,口小洞大圆润光洁,蜂窝内可见金属光泽且气泡所留呈态自然。银锭两侧有很规整的弧形,弧形由底两侧至翅尖,弧度较高,个别磨损严重处呈黑色且使用布料等无法轻易擦除。寿张县为山东省西首一个古老的县邑,几千年来,由于河水的徙变而频繁迁移。清代一两一般为34至38克之间,这枚银锭自重1884克,其称量货币价值当为50两。
元宝的货币作用,一直流行到清代末年,直到民国二十二年退出货币领域。“寿张县”落款的银锭较罕见,此锭应该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文物价值和经济价值。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