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掐丝珐琅多穆壶

这件多穆壶是传统的掐丝珐琅器,器形为筒式,上收下敞,口部靠柄一侧有花冠形装饰,柄两端各有卷曲花饰,方式壶流,矮足,足脊宽平无釉,壶体上有仿金属箍和铆钉状装饰。器身上是一些布局规整的花草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件多穆壶是传统的掐丝珐琅器,器形为筒式,上收下敞,口部靠柄一侧有花冠形装饰,柄两端各有卷曲花饰,方式壶流,矮足,足脊宽平无釉,壶体上有仿金属箍和铆钉状装饰。器身上是一些布局规整的花草纹。虽然花草纹饰繁密,但层次分明、掐丝流畅、鎏金灿然、填釉饱满,釉色鲜艳且纯正,极尽皇家富贵奢华之美,显 得非常豪华、精致、华丽、大气。而且无论是造型,还是工艺,都接近完美,绝对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宝贝。“多穆”原意为盛酥油的桶。口沿加僧帽状边,又添把和嘴,遂成为壶。它是藏族同胞生活的必需品。

 

  明清时期,由于皇室对西藏及藏传佛教的重视,许多具有西藏民族特色的器物开始进入宫廷,多穆壶即是一例。最早的多穆壶是以木或其他物料制成,需用皮带或金属带箍起来,然后用金属钉固牢,后来演变为华美灿烂的法器。清代大量的册封和法事需要大量精美的法器和摆设配合,造办处因此生产了许多这类器物,同时也供 清帝赐高僧之用,故多穆壶更是流行。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