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中的汉字演变
2015-12-05 21:23:47 来源:东方收藏网 已浏览次
2001年3月14日,浙江杭州雷峰塔在重建时,从塔基地宫中出土近60件文物,其中有一鎏金银盒,盒盖上刻有“千秋万岁”四字。并不多见的是,其中“秋”字和“万”字均为简写体,而不是繁写体。“岁”字却又是繁体。专家们根据出土的铭文砖“辛未”、“壬申”、“癸酉”的纪年干支推算和考证,分别是公元971年、972年、973年。地宫中的文物均为吴越王钱当年维修雷峰塔时放置进去的。吴越王钱于公元947年继承其祖钱缪王位,公元978年,钱赴开封向北宋纳土献地,吴越国灭亡,距今均已有一千余年了。
笔者藏有一面背铸有“千秋万岁”铭文铜镜,而经查阅资料发现,在江苏的五代吴大和五年(公元933年)墓及江苏扬州、湖南长沙均曾出土过类似铜镜,虽然排列顺序略有差异,但铭文和写法均相同。可见,“千秋万岁”铭文在当时是流行纹饰,有学者将之归为五代十国时期流行的23种铜镜之一。
铜镜饰以“千秋万岁”铭文,似从唐玄宗时“千秋镜”演变而来。据专家们研究介绍:相传盛唐时,定八月五日唐玄宗的生日为“千秋节”,每逢此日有皇帝向群臣赐镜的习俗,唐玄宗本人还写了《千秋节赐群臣镜》一诗曾云:“铸得千秋镜,光生百炼金”,白居易在《新乐府百炼镜》中也有“背有九五飞天龙,人人呼为天子镜”之句,说明皇帝赏赐的可能就是镜缘上铸有“千秋”二字的千秋盘龙镜。
汉字,是记录和传达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也是迄今世界上最古老而又惟一在使用着的文字。在汉字产生和发展的几千年历史中,始终存在着繁化和简化两种倾向。所谓简化,就是使复杂的变为简单的。简化字是我们现今的概念。《辞海》中对简化字的定义是“繁体字的对称,指汉字中比繁体笔画少的简体字。现行简化字大多有长期的历史渊源”。另据吴钢先生研究,在《唐碑字辨》一文中介绍:“唐人虽未提出,但其碑碣文字中,减少字的笔画的倾向都十分明显。常见的如‘万’的繁体字,‘万’字战国秦汉已有,马王堆帛书中通用”。“万”字在汉瓦当中大多均为“万”的繁体字,而在东晋王羲之的《淳化阁帖》、北魏的《张猛龙碑》等碑帖中用简写已屡见不鲜。“秋”的繁体字在汉瓦当中早已是简写的“秋”。吴钢先生认为,这是古人用笔画少而义同的古字来代替笔画多的字,并非古人的简化字。
笔者以为,这一面“千秋万岁”铭文镜同雷峰塔地宫中的鎏金银盒一样,再次以实物印证了《辞海》中所说的“现行简化字大多有长期的历史渊源”,说明了20世纪50年代政府推行“汉字改革”和汉字简化的慎重和严肃,也说明了当年研究、制定汉字简化的语言文字学家们的渊博学识和辛勤劳动,更说明了作为汉字改革主要内容之一的汉字简化,既不存在割断历史的问题,也不会影响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因为汉字的简化自古以来就是汉字在使用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但这绝不是允许、提倡、纵容任意简化汉字或生造、杜撰简化字。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