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器——青铜器的分类

  古人饮酒的工具。古代举行典礼,饮酒是必不可少的项目,所以青铜器中有不少酒器。包括有:爵、觚、觯、角、斝、觥、杯七类。中国铜文化与酒文化一样的源远流长,酿酒业的发展要求酒具也相应地发展,饮酒礼仪的丰富和完美,又要求酒具更多样性地发展。青铜的使用,为酒具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周朝时,对青铜酒器作了明确的规定: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六升曰壶。这种青铜酒器的格式和规格一直沿袭到清代。一般来说,饮酒主要用爵、斝、觚、觯、角等。角的样子似爵,但前后都有尾,无柱,有的角还有盖,盛行于商代;觚,圆形侈口,相当于后代的杯;觥也作盛酒器,多为椭圆形,口上前有流,后有把手;斝,圆口,有鋬无流,有双柱,盛于商代和西周初期;觚,喇叭形口,细腰,高足;觯,形似尊而小用以饮酒或盛酒。“觥筹交错”的觥也是常见的饮酒器。此外还有青铜杯。铜陵出土过青铜杯,两边有耳,或称之“耳杯”。

  卣、壶、尊、盉等是盛酒器,盛于商周。卣,圆形或椭圆形,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商代壶多扁圆,周代壶多圆形、大腹,春秋时的壶扁圆,长颈,也有方壶,战国时有壶有圆形、方形和瓠形等。盉的式样较多,一般是深脐圆口,前有流(即壶嘴),盖和鋬有链相连接。

  钟、钫等为贮酒器。钫即方形壶,钟即圆形壶,但形体均较较大。钟还是商代量器。战国时的齐国以四升为豆、四豆为瓯、四瓯为釜、四釜为钟。钟、豆、釜等都是当时的标准量器。战国时的釜为坛形,小口大腹,有两耳。豆似高足盘,或有盖。以上这些酒器多源于陶制,商周时则为青铜制。

  作为饮酒器的爵、斝等沿口处均的柱,有单柱、双柱两种。饮酒时柱则抵住鼻梁,据说是以此提醒饮之人,酒多误事,饮酒应适可而止。

  爵:爵用于饮酌酒之器皿,是最早出现的青铜礼器。 爵的一般形制为:前有流,即倾酒的流槽,后有尖锐状尾,中部为杯形,腹侧有鋬(pàn),下配以三足。流同杯口之间有柱(柱可能为过滤之用)。

  角:(jue) 饮酒器。无柱、流,两端皆是尾。角同爵的容量比为四比一。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角当推上海博物馆所藏的二里头文化期的异形管流角。

  尊:高体,大型或中型容酒器。按其形体可分为:有肩觚形尊、大口尊、鸟兽尊等三类。

  觥:(gong)盛酒器,真正器名尚不可知,称觥是约定俗成。出现于殷墟晚期,沿用至西周早期。

  彝:方彝(yí)乃盛酒器。一般呈方型,出现于商代晚期。

  壶:盛酒之用。使用时间从商至汉代或更晚。 铺首:衔门环的底座,多为虎头、螭、蛇、龟等,起装饰壶身的作用。

  卣:(you) 盛酒器。盛行于商晚期及西周。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