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子仲姜盘赏析

上海博物馆有一件非常有趣的青铜盘——春秋子仲姜盘。此盘出土于山西,它的奇妙之处在于盘底的雕刻饰物可以360度旋转,妙趣横生,这在诸多出土的青铜文物中独一无二。此盘早年不幸流失国外,被香港爱国人士叶肇夫花费重金购回,并无偿捐献给上海博物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海博物馆有一件非常有趣的青铜盘——春秋子仲姜盘。此盘出土于山西,它的奇妙之处在于盘底的雕刻饰物可以360度旋转,妙趣横生,这在诸多出土的青铜文物中独一无二。此盘早年不幸流失国外,被香港爱国人士叶肇夫花费重金购回,并无偿捐献给上海博物馆。

      上博珍藏春秋贵族遗宝

      子仲姜盘形体较大,通高18厘米,直径45厘米,重12.4公斤,折沿,浅腹,圈足,体形较大,器壁厚重,风格质朴浑厚。

      此盘绝妙之处在于盘内所铸31个水生动物,其中有11个是圆雕,可在盘底作360度旋转,其他20个是浅浮雕。这31个装饰物在盘内排列成5周,中心是一只圆雕的雄性水禽,头上有冠,将其围着的第一周是浮雕的两只青蛙和两只乌龟,相互交错;第二周是圆雕的4尾鱼;第三周是浮雕的4只青蛙和4只乌龟,交错排列;第四周是4只圆雕雌性水禽,头上无冠;第五周是7尾浮雕的鱼和4只圆雕作蹲伏状的青蛙,同样是交错排列,其中一只青蛙遗失,旁边有铭文。可以想象,当使用者在盥洗时,水从手上流下,冲击到盘内的小动物上,这些动物随机不停旋转,是多么奇妙悦人的一件事!

      值得注意的是,其装饰所刻画的龙、虎、水禽等图案与西周时期的礼器风格有很大不同,由狰狞变得调皮可爱,继承了西周晚期青铜器“玩器”的风格,可以说其标志着春秋早期一种新的礼器文化风格的正式形成。

      国宝铸造工艺谜团

      专家谈到子仲姜盘的铸造方法说,“此盘虽然使用分铸技术,可是要在盘底层中嵌进这批动物极其微小之底轴,并且还要垂直,保证不被卡住,让每只动物作360度旋转,所以在合范浇灌铜液的时候,盘与轴的接触之处仅能容纳一层非常薄的泥料,在铜液高温浇铸时使泥料不会脱落,而且使盘底又不能渗漏,此种高难度之铸造技艺,在此盘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问题是,真的是底轴连在小动物上,嵌入盘里吗?如果底轴是嵌入盘中,那底轴和盘之间必然有间隙,盘中之水会流入底盘的夹层中,很难流出。底轴嵌入盘中,那底盘中必有夹层,要做夹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两个面焊接了。而青铜专家根本就没有发现该宝贝有任何焊接痕迹。

      子仲姜盘铭文解释

      “佳六月初吉,辛亥大师作,为子仲姜沫,盘孔硕且好,用祈眉寿子子,孙孙永用为宝。”

      铭文记录6月初吉辛亥日,大师为其夫人子仲姜作此祈福之盘,盘既大且好,用来祈求长寿,子子孙孙要永远实用。这件精美的青铜盘铭文书体工整,文字精练简要,并且有许多用语用韵异常精妙,整篇铭文是学术价值极高的史料。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