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带动国内艺术品交易高潮

      青铜器一直以来虽被奉为国宝,但在国内市场上仍处于低位调整状态。然而今年下半年从上海博物馆斥巨资收购一件传世青铜重器,到纽约苏富比、佳士得在九月拍卖季中纷纷推出中国青铜器专场,青铜器无疑成为今秋艺术市场上的重头戏之一。国内市场10月5日,中国嘉德香港秋拍“大观――香港之夜”专场中,“商晚期饕餮纹青铜方彝 ”以345万港币成交。一直不温不火的青铜器,今年是要火了吗?

      2010年推出首次以中国青铜器为主题的私人收藏专拍,成交约1.4亿人民币,将中国青铜器在欧美拍卖市场上的成交价格拉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青铜器做为国之重器之一,是资深藏家最认可的版块,许多人已经开始认识到它的价值,这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也证明了这点。 青铜器由于青铜器在国家文物部门只允许流传有序和海外回流的青铜器在国内市场出现,客观条件限制了它的流通量不会太大。许多资深藏家对青铜器十分看重,一方面源于它的研究价值,一方面则是它的收藏价值,传世青铜器多为历史上著名收藏家递藏,来源清晰、流传可靠,大多经过著录出版,被学术界广泛研究和认可,在未来更具有不可估量的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十几年的发展历程,青铜器市场从最初的名不见经传到现在的千万级拍品,足可证明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

      但业内专家表示,青铜器在短时间内仍不会形成大的交易板块,带动国内的交易高潮。在因为国内有两个板块是严格禁止的,即高古器物中的青铜器板块和佛造像板块,国内允许传世文物的交易买卖,但为了避免石窟、陵墓被盗凿破坏,国家并不提倡高古文物的交易,同时国家文物局进出口管制政策和进出口管理处对国外回流的青铜和佛造像,即使有明确的国外交易记录、传承出处也不鼓励回流。

      没有流通就没有交易,而价格的增长需要靠交易量来支撑,所以说,如果相关政策没有变化,青铜器交易在短期内仍旧会处于低谷。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