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品堆里拣出的珍宝:西周环带纹鼎赏析

一体文物,尤其是珍贵文物的发现,往往几十年、上百年,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但是,这件距今大约2600年前的西周青铜鼎,却是从废品收购站拣出来的,“得来全不费工夫”。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西周环带纹鼎

      一体文物,尤其是珍贵文物的发现,往往几十年、上百年,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但是,这件距今大约2600年前的西周青铜鼎,却是从废品收购站拣出来的,“得来全不费工夫”。

      1982年12月的一天,安徽省巢湖市图书馆的一位工作人员路过一家废品收购站,无意中见到破铜碎铁堆上,倒躺着一只大香炉。虽然一条腿有残迹(内弯),但形象很气派,花纹也古怪。意识到不是寻常之物,他便告知了当地文物部门。后经考古专家鉴定为西周中后期遗物。通体腊光,保存完好,残腿修复后,是一件珍贵的不可多得的文物。

      这件西周的礼器,通高21.5厘米,口径21.3厘米,重3.25公斤,由腹部饰环带纹得名。环带纹,青铜器纹饰之一,曲折如波浪起伏,又称波浪纹。其凹处常填眉形、口形纹,盛行于西周中后期。该鼎造型凝重稳健,敛口、折沿方唇,立耳稍外倾,鼓腹,圜底,蹄足内侧平直。耳外侧饰云纹和圆圈纹,耳内侧饰云纹和鸟纹。口下一周鳞纹,腹部饰环带纹,足跟饰兽面纹。通体花纹多样,线条挺劲流畅。主题纹饰采用二方连续装饰手法,即将鳞纹、环带纹的纹饰单元向左右延伸,形成两组带状纹饰,一窄一宽,一纵一横,主次分明。

      这件不可多得的西周铜鼎,1984年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拣选文物展览”时,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但也有个疑问:此鼎是哪个地区铸造的?由于它没有明确的出土地点,安徽地区迄今也没有发现相同的器物,有人认为,可能是从中原地区传入江淮的;在吴越地区或安徽本地铸造也有可能。说法不一,有待今后考古发掘揭秘。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文物工作者从省内多个市县废品收购站,光是拣出的青铜器就有十多件,其中不乏国家一级文物。这些由废变宝的文物均已进入博物馆青铜艺术殿堂,光耀千古。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