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唐王游月宫青铜镜赏析
2014-09-25 15:43:39 来源:中国文物网 已浏览次
辽代是公元907—1125年间统治中国北方契丹人的王朝,与北宋对峙,后被金灭。在长达二百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契丹族人在铜镜铸造方面广泛借鉴了唐镜雄健厚重的风格和宋镜柔和俏丽的特色,并结合本土风俗习惯,形成辽代铜镜重要的特征。辽代铜镜特征明显、制式规范,在借鉴汉族文化艺术经验的基础上,并由此构成有别于其他民族和文化特有的浓郁草原文化风情。
唐王游月宫的故事据史料《唐逸史》记载:唐开元年间中秋之夜,唐明皇邀请申天师及鸿都道人一同赏月;三人赏月把酒言欢之际,唐王心悦,想到月宫游历一番;于是申天师做法,方士罗公远掷手杖于月空,化作一座银桥,桥的那边一座城阙,横匾上书:广寒清虚之府。罗公远对玄宗言道:此乃月宫是也!
唐王见仙女数百,婀娜多姿,翩翩起舞与广庭之上;看得玄宗如痴如醉;默记其舞蹈之中优美的曲调,回到人间后即令主管宫廷乐舞的官员依此整理出一首优美动听,仿佛天外之音的曲子,配上宫廷舞女的舞姿,即为著名的《霓裳羽衣曲》,至此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话;月宫也因此有“广寒宫”之称。
此镜(图1)直径21.8厘米,厚0.75厘米,重达1460克;纹饰采用高浮雕和线雕相结合。硕大的铜镜镜体犹如一轮满月,高低起伏的纹饰之间仿佛映现月中寒宫;月宫的楼阁时隐时现,摇曳的桂树在月影中晃动着枝头;捣药的玉兔分外高兴,迎客的金蟾舒展着身躯;随风的流云,弯曲的月桥,桥下水潭中现身的神龙跃跃欲试;驾云而来的唐王-------,好一派天上仙境,人间胜景;在这里不能不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匠心独具。

图一
此镜硕大厚重,纹饰精美细腻,应该为当时官造。另外此类月宫镜尚有一种平雕样式(图2),其主要纹饰大致相同,只是局部有所差别,属于同时期的产品。

图二
此类月宫镜在朝韩两国多有出现。过去有日本学者认为此镜应为高丽镜;近十几年来经过中国学者的不断研究及各地考古报告,此类镜在我国境内的出土范围覆盖了东北地区及内蒙,河北,山西等北方地区,其中不乏有明确的墓葬出土记录,因此确定为辽代时期的铜镜。来源:藏瓷网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