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溢梦 仙山难寻:古代鎏金铜镜赏析

鎏金工艺是我国古代器物装饰的一种特种工艺,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而金则附着于器表不脱落。相较于鎏金铜器,鎏金铜镜的发现显得数量极少。汉魏时期经科学发掘和馆藏且见于发表的鎏金铜镜则不过十几面。

      二、神兽镜

 

  东汉鎏金五乳四神镜,义务博物馆藏品,浙江义乌县徐村乡出土。直径14厘米,圆锥形钮,重圈钮座(见图3)。内区以五乳间隔五区,分别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羽人。周铭:“尚方作镜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外区饰变形蟠螭纹。镜背鎏金[8]。

 

图3 杨家山304号墓鎏金规矩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3 杨家山304号墓鎏金规矩镜

 

  鄂城地区70年代出土有多面鎏金画纹带神兽镜,分别为1971年鄂钢五四四工地出土、1977年涂镇公社毛圹大队出土、1976年西山铁矿第55墓出土[9]。以鄂钢五四四工地出土为例:扁圆钮,钮上有错金兽纹,圆座。主纹六神四兽,外为半圆方枚一周,方枚上每枚一字,合为“九子作世而服者吉利”一语,再外为锯齿纹一周。边纹为变异云纹,内为龙、凤、兽、羽人等组成的画纹带,缘侧三角纹饰亦错金一周,纹饰通体鎏金颇为华丽(见图4)。《鄂城三国六朝铜镜》定为六朝。另外我们在馆藏鉴定中还见有安徽舒城博物馆藏有一面鎏金铜镜,为与鄂城五四四工地出土鎏金画纹带铜镜纹饰布局、鎏金范围大致相同,其镜缘的双线锯齿纹亦错金。唯环状乳除了神兽关节组成外,还有一部分为口衔物组成。在时代上两镜应较接近。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