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尽奢华的汉代工艺镜

汉代扬州制作的铜镜除了常规镜外,还制作特种工艺镜。目前,扬州发现最早的特种工艺镜是战国时期的“漆彩绘纹铜镜”,此镜于1999年于仪征新集镇庙山村赵庄组一座战国墓中出土。其直径为25.2厘米,属大型镜,表面留有明显的漆彩绘痕迹。由此显示出战国时期漆彩绘纹镜制作的高水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极尽奢华的汉代工艺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极尽奢华的汉代工艺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极尽奢华的汉代工艺镜

  汉代扬州制作的铜镜除了常规镜外,还制作特种工艺镜。目前,扬州发现最早的特种工艺镜是战国时期的“漆彩绘纹铜镜”,此镜于1999年于仪征新集镇庙山村赵庄组一座战国墓中出土。其直径为25.2厘米,属大型镜,表面留有明显的漆彩绘痕迹。由此显示出战国时期漆彩绘纹镜制作的高水准。至西汉中晚期,扬州特种工艺镜在前人的基础上得到了高度发展,品类增多,除了漆彩绘纹镜,还有鎏金镜、镶嵌镜、金银错镜和贴金箔镜等品种,更出现了以金工、银工以及玛瑙、绿松石等宝石镶嵌与铜镜相结合的新工艺。

  在已出土的汉代特种工艺镜中,现藏扬州博物馆的西汉“贴金银箔几何纹镜”和“贴铜箔禽兽纹镜”制作异常精美。两镜都出土于扬州甘泉乡巴家墩汉墓。前者镜为圆形,圆钮,钮上嵌铜泡钉,疑原饰物脱落后所补。柿蒂纹钮座,每叶中心嵌一物脱落,四叶间在漆灰地上粘贴金箔。主纹为高弦纹间设三道宽槽,槽内以漆灰衬底,内、外两道宽槽内贴以金银相间的三角形箔片,中间宽槽贴以金箔,以黑漆绘几何云纹。后者镜钮上嵌宝物脱落,柿蒂纹钮座,每叶中心嵌一物脱落,四叶间残存漆灰地,表面贴饰不详。主纹为在漆灰地上贴饰的各式铜箔禽兽纹,禽兽纹样原为极细的方格网状镂空,因修复时被浓漆填塞失去原有鲜活之态。镜缘较高,其内侧斜壁上饰以彩绘几何云纹图案,以两周弦纹夹一周金箔为缘。

  而2007年于扬州西湖镇蚕桑砖瓦厂工地出土的“西汉嵌宝金银平脱凤鸟纹铜镜”则采用了金银平脱、嵌宝、髹漆等工艺,制作技术复杂,金、银、漆纹饰交错,光泽醒目,图案优美,极为难得。此镜直径为18.4厘米,缘厚0.7厘米,圆形,圆钮,钮上嵌宝脱失,嵌银箔柿蒂纹钮座,四叶内各有一圆形凹点,疑为嵌宝丢失留下的痕迹,四叶髹红褐色的漆边。座外一周凸起的圈带将铜镜分为内外两区,内区用镂空金箔贴饰四只展翼凤鸟,并髹红褐色漆圈。外区圈带外围以七内向连弧纹形成弧形七角星带,角内饰圆圈纹等几何纹饰。镜缘内饰金箔镂空的五组凤鸟纹带,每组为两只侧立相对的凤鸟夹一只展翼的立鸟。环绕镜缘有距离相等、尺寸相同的八个方框,方框中间有一圆形凹点,应曾嵌宝物。

  汉代扬州制作的特种工艺镜在实用基础上极尽奢华装饰,深受其时贵族妇女的青睐,代表了我国汉代铜镜制作的最高水平。
责任编辑:小白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