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青铜尊:造型生动又实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牛尊
 

陕西省岐山县的贺家村、礼村、凤雏一带是周原遗址的中心。在这块周文化的发祥地上,历来出土的铜器很多,素有青铜器之乡的美誉。而1967年于贺家村出土的铜牛尊是这其中的佼佼者。铜牛尊出土于贺家村东北部一个约半米深,面积约0.5平方米的方形竖坑窖藏中。该窖坑西北距上世纪70年代发掘的周文王宫殿遗址不到200米。

尊,酒器也,牛尊即牛形酒器。此尊通尾长38厘米、通盖高24厘米,腹深10.7厘米,重7.5公斤。牛尊通体以云纹和夔龙纹装饰。牛尊整体造型呈伫立伸颈翘首作吼叫状,双眼圆睁,张耳抱角,长体中空浑圆,四腿粗壮。整体造型生动,比例匀称,庄重大气。牛尊壮硕的躯体仿佛蕴储着无尽力量,威武而又温驯。牛尊鼻作流呈鸟喙下颌状,背上开方口置盖,覆瓦状盖面上铸虎钮,方向与牛向一致,虎头大,昂首竖耳扬尾,长脊下压,四腿发达有力,体微后缩作准备扑攫势,生动塑造了这种大型猎食动物搏击前的瞬间形态。盖与器上大小两个半环钮间以一链环连接之。牛身上的虎身上饰有竖条纹,肩、臀部施涡纹,四脚为横条纹,左右两侧饰顾首夔纹;牛通体施抽象的涡云纹和变相鸟纹,填细云纹,尾为勾连纹。整体造型生动,比例匀称适当,构图疏朗,庄重大气。与商末周初青铜器上神秘怪诞的装饰风格截然不同,铜牛尊的造型和装饰给人以强烈的艺术美感和容易理解的亲切感。

更为难得的是,设计者在整体造型不失生物形态的情况下,巧妙地利用了牛的各个部位实现了酒器的实用功能。牛尊的吻部,开一小流倾酒。而立在牛身上的老虎,实际上是一方盖,提钮揭开盖子,便能注酒于器腹中。倒酒时只要提抬起牛的后肢,前腿着地,使上昂的牛头前倾,酒水就从前端的流中流出。

商周前期的青铜器多为显示权力与地位的礼器及祭祀祖先与神灵的祭器。在祭器中,“尊”最为常见。青铜器铭文中多把“尊彝”作为青铜器的通称,说明作为青铜时代主要的祭器,尊的地位在当时仅仅次于鼎。我国青铜文化光辉而灿烂,种类异常丰富。以酒尊而言,生物形状有鸟尊、象尊、驹尊等。在这其中,牛尊是特别稀少的一种。纹饰瑰丽,铸造精良,体魄壮伟的西周铜牛尊,堪称是西周青铜器中的顶尖之作。

责任编辑:bd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