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奠基上梁用钱币来"旺宅"(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 江南甲辰二十文铜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代铜钱
 

中国古代钱币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它不仅仅是一种货币,而且是一种吉祥物,有着丰富的吉祥文化内涵。上一期的《吉祥艺术》提到,布币象征我国以农为本,有五谷丰登、财源广进的吉祥寓意;刀币是富国强兵的象征,有辟邪保平安的吉祥寓意。

在中国古代流通了两千多年的方孔钱,在形制上已直接反映了“天圆地方”的传统哲学观念。因方孔钱在形制上与天地“相似”,古人便相信方孔钱是可以沟通天地的灵物,因而在许多重大活动中都使用钱币祈求吉祥。

古钱币在建筑上的应用最为广泛。据说山东曲阜孔庙在上主梁时便使用了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刀币,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前几年大修时也在建筑物顶上和下面发现了钱币。上梁在古代建筑程序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一般来说,主人家都专门挑选吉日举行仪式郑重进行,同时还要在房梁上搁置铜钱。虽然搁置的方法和所放铜钱的种类数量各地有所不同,但搁置铜钱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祈求平安顺利。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至今仍有很多地方在盖房时保留了在大梁上放置古钱币的传统习俗。另外,人们在奠基时还把古钱币放在建筑物的四角,有的地方还习惯把古钱币放在门槛下面。

在选用古钱币方面,人们通常使用古代太平盛世时流通的钱币。如唐代的“开元通宝”,宋代的“太平通宝”(宋太宗曾用“太平兴国”年号,颁行“太平通宝”,当时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还有选用清代前五位皇帝的年号钱(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称为“五帝钱”。人们认为使用这些钱币,有“旺宅”的作用。

除在建筑中使用古钱币外, 古代还经常在墓葬中放置古钱币。在近年考古工作者挖掘的我国各个时期的墓葬中,出土的古钱币数量不少。这些古钱币有随葬用的,有作为冥币用的,有作为辟邪物用的。有的用于垫背,有的用于手握和口含,分布在墓中不同地方。虽然我们不知道古人在墓葬中放置古钱币的具体用意,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他们把古钱币当作是祈福纳祥的吉祥物。

责任编辑:xw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