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鹤:秦始皇的仙人梦(图文)

2000年,在秦陵外城东北角约900米处,考古队发现了一座陪葬坑。它面积978平方米,平面略呈“F”形,是一个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建筑的陪葬坑。坑中出土了46件青铜水禽,其中天鹅20只,鸿雁20只,鹤6只。它们都与实际大小相同,动作姿态多种多样,个别铜禽身体上还能看到清晰的彩绘痕迹。这些水禽分布在一条模拟性小河两岸的台地上,有的在觅食,有的在小憩,动作各异,但头部都面向中间的河道。
和这些铜禽同时出土的还有大型陶俑15件,目前已经修复9件。有箕踞姿和跽坐俑两类。两种姿态俑着装相同,都头戴布制软帽,身穿长襦,下着长裤,腰系革带,右腰处悬挂着长方形的扁囊,脚穿布袜,没有穿鞋靴,似乎在室内或者榻席之上从事某种劳作。
结合坑中出土的银、铜、骨质小件器物,有专家分析,这些陶俑似乎在演奏乐器,他们在用音乐驯化水禽,使这些水禽能够按照人的意愿做出各种整齐划一的舞蹈动作。
在满是兵戈铁马的秦始皇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座闲适的所在?这个陪葬坑究竟是什么用途?它究竟是秦帝国中央政府或皇宫某个官府机构在地下的模拟再现,还是宫廷苑囿中的禽园,或者是雁池或鹤池的象征?学界仍然在研究当中。而陪葬坑中的一只青铜鹤,还给学者们的思考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这只仙鹤是出土铜水禽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它长喙、曲颈、羽翼丰满、双腿修长,嘴里还衔着一个青铜制成的小鱼,捕食姿态十分生动。在科技并不发达的两千多年前,秦代工艺师居然可以让仙鹤身上的羽毛如此纤微毕露,并令两只细长的鹤脚成功支撑起沉重的青铜鹤身,都足以让当代的人们感到叹为观止。但最令人感兴趣的是,仙鹤的底座上,装饰着秦汉时期流行的云纹,表明这只仙鹤正停驻在白云之巅。
所谓的仙鹤,其实是丹顶鹤。丹顶鹤的寿命可达60到80年,在人均寿命很短的古代,被视为长寿的仙鸟,因此有“仙鹤”之称。它被认为是仙人的坐骑,同时也是仙人的化身。而秦始皇,众所周知,是一位痴迷于长生的皇帝。他曾派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远赴东海蓬莱、方丈、瀛洲寻找长生不老仙药,他本人也经常出巡寻访仙人。公元前的120年,秦始皇在这样的一次出巡的归途中,一病不起,求仙之旅最终成为死亡之旅。
对于这一求仙的黯淡结局,秦始皇应该早有思想准备。生前求仙未成,但还可以寄望于死后进入仙境。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会早早地在自己的陵墓当中,安排了一只可以骑着飞天成仙的仙鹤。
可以说,这只青铜鹤的出土,成为秦始皇的“仙人梦”最生动的论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