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夔纹铜禁(图)

禁是西周前期的承尊器,是古代贵族在祭祀、宴飨时摆放卣、尊等盛酒器皿的几案。《仪礼·士冠礼》记载:“两庑有禁”。郑玄注:“禁,承尊之器也。”放置酒器的几案为什么会被称作禁呢?对此人们一直众说纷纭,据古代文献记载,西周初期曾厉行禁酒,“名之为禁者,因为酒戒也”,禁这个名称源于戒酒,出于更有效的督促民众实行禁酒的考虑,当时的统治者就把安放酒具的器座命名为禁。
此件西周夔纹铜禁高23厘米,长126厘米,宽46.6厘米。整体呈扁平立体长方形,中空无底,禁面上有三个微凸起的椭圆形子口,中间的子口略小于两边子口,禁前后两面各有两排镂空的长方形孔十六个,左右两面各有两排镂空的长方形孔四个,禁的四周都饰有精美的夔纹,纹饰生动,造型端庄,铸造精良。
关于此件铜禁的出现还有一段曲折的往事。1926年曾为古玩店学徒的陕西军阀党玉琨,组织人员在宝鸡斗鸡台戴家沟进行大规模的盗掘,挖出了大批珍贵的文物,其中就有这件西周夔纹铜禁。后来党玉琨在战乱中死去,他盗掘的这批文物落在了隶属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的宋哲元手中。宋哲元将其中的一部分送给了冯玉祥,大部分则运回了北京、天津,有很多则被转卖到国外,此件夔纹铜禁则一直保存在宋哲元在天津的家中。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占领天津英租界,并对宋哲元的公馆查抄,掠去很多财物,这件铜禁也在劫难逃,宋哲元三弟宋慧泉得知此事后多方打点才将这件铜禁及其他文物从日军手中赎回,并在家中尽心收藏保管。直到1968年,天津文物管理处在宋氏亲属家中,发现了被砸成几十块的铜禁碎块,加上文物工作者在物资回收部门找到的部分铜禁碎块。
1972年5月送到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由高英、张兰惠等老师傅进行修复。首先进行整形,然后进行焊接,缺失的部分用厚铜板补配,并按原样予以錾花,最后在补的部分再作上假锈。西周铜禁又完好如初地展现它的风采。
传世的西周铜禁仅见两件,此其一。另一件夔纹铜禁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禁上及周围摆放了各式青铜酒具。禁这种形制的铜器在国内外均十分罕见,极其珍贵,天津博物馆藏的这件西周夔纹铜禁是中国出土的铜禁中形体最大的一件,是研究中国青铜禁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XY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