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扬州雕版刻本 历史研究之珍本
2016-02-15 15:17:37 来源:扬州网 已浏览次
“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既是工书画的名家,又是善诗文的好手。这些诗篇,有助于对当时政治现实的了解,也有助于对他书画作品的欣赏和研究。雍正十一年(1733年),金农自编其诗为《冬心先生集》,同年十月镂版于“广陵般若庵”。
在刊刻《全唐诗》的同时,曹寅还刊刻了《楝亭五种》和《楝亭十二种》。《楝亭五种》内有《类篇》十五篇,《集韵》十卷,《大广益会玉篇》三十卷,《重修广韵》五卷,《附释文互助礼部韵略》五卷;《楝亭十二种》包括《都城纪胜》一卷,《钓矶立谈》一卷,《墨经》一卷,《书法考》八卷,《砚笺》四卷,《琴史》六卷,《梅花》十卷,《禁扁》五卷,《声画集》八卷,《后村千家诗》二十二卷,《糖霜谱》一卷,《录鬼簿》二卷。《楝亭十二种》一称《楝亭扬州诗局十二种》,又称《楝亭丛刻》。这些书篇有的是学术著作,有的是技艺经验的记录,“然皆宋、元人遗制,世不经睹,先生发潜阐幽,霑逮来学,有足多矣。”其刻印之精,绝不在《全唐诗》之下,素来为人们所珍视。
“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既是工书画的名家,又是善诗文的好手。这些诗篇,有助于对当时政治现实的了解,也有助于对他书画作品的欣赏和研究。雍正十一年(1733年),金农自编其诗为《冬心先生集》,同年十月镂版于“广陵般若庵”。全集为吴郡邓弘文仿宋本字画录写,每卷后雕有篆书“雍正癸丑十月开雕于广陵般若庵”字样。此集字体挺秀,刀法劲健,实是镂版中的上乘作品。另有《冬心斋砚铭》一卷,也是吴郡邓弘文仿宋本字画录写,惜未具镂刻时地,但从两书体制来看,如出一辙,想为同时期所刻印。上二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列为“清人别集丛刊”之一,据南京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所藏原刊本影印发行,深为读者爱赏。
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备载唐代科举制度、文人风貌以及诗人文士的遗闻轶事等,为治文学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但清以前仅有节刊本,全书全靠抄本流传,至卢见曾《雅雨堂藏书》中始以全录本付刊。稍后江都秦恩复“石研斋四种”亦收入此书,雕刻十分精美。恩复号敦夫,乾隆五十二年进士,授编修。嘉庆中主讲杭州诂经精舍,曾助阮元校刊《全唐文》。《寄心庵诗话》说:“敦夫先生精校勘,延顾千里于家,共相商榷,多搜古本刊之,号为‘秦版’。”他的刻本与卢本同称为《唐摭言》的最足本,可靠性亦较高,为后来的刊本所依据。
备受鲁迅先生推崇的《儒林外史》最初仅以抄本流传,最早的刻本是扬州搞出来的,据清同治八年(1869年),苏州书局活字本所载的金和跋文谓:“是书为全椒金棕亭先生官扬州府教授时梓以行世,自后扬州书肆刻本非一。”金任扬州教授是在乾隆三十三年至四十四年间,那么,这个刻本亦当在17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之间,可惜的是,这个本子到现在还没有发现,否则,对研究《儒林外史》的本来面目,可以有一个最原始的版本资料了。
尤其应该提起的是,清代以来,从事雕版印刷工艺的,以杭集人为多。太平天国时期,就有不少“扬帮”艺人调到天京(南京)刻本,其中以杭集人比重最大。上世纪50年代初,笔者还亲见杭集艺人在以刻经著名的藏经院印刷佛典。他们对扬州的刻本是有贡献的。我问过现在的杭集人,他们都不知道这种情况,只知杭集是牙刷之乡。这段历史是不应该被忘记的。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