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游迹化印迹
文人治印这一雅兴始于明清,文人的介入将治印艺术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和境界。振鹤先生将自己的诗句整理归类,请篆刻家朋友镌刻、治印。众印家纷纷出手,运用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手法,或刻题名,或镌佳句,共完成33方精美印章。
由沪上著名美术评论家华振鹤先生编定的手工钤拓本印谱《观复斋游迹》从酝酿到问世历经半个世纪,该印谱由艺林德高望重的富华先生、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先生热情作序。
华振鹤先生室名“观复斋”,“观复”一词,取自《老子》的“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振鹤先生深受中国古典文史熏陶,热爱旅行,足迹踏遍祖国山河,游名川,观海岳,古城旧迹,残碑颓垣,皆留下他的踪迹。每至一处,振鹤先生必以文人之雅兴,构思诗文,以高山流水之情怀,以清风明月之语言,抒发对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深情赞美。他创作的“恍若斯人身影在”、“东风有意到蓬莱”、“隔花偶向人间望”、“依旧斜阳照碧波”等佳句,诗意清雅,语境陶然。多年来,振鹤先生从事书画界评论工作,他理论扎实,笔力厚健,评论客观公正,不偏不倚,深具中庸之美。
文人治印这一雅兴始于明清,文人的介入将治印艺术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和境界。振鹤先生将自己的诗句整理归类,请篆刻家朋友镌刻、治印。众印家纷纷出手,运用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手法,或刻题名,或镌佳句,共完成33方精美印章。《观复斋游迹》印谱实在是一本难得的、极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因为它是在众位印家齐心协力相助之下的合作结晶。
所谓好印章还要由好印泥来衬托,为《观复斋游迹》印谱增添精彩绝伦一笔的,正是“鲁庵印泥”的第三代衣钵传承人符海贤先生。印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印章表达的艺术效果。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鲁庵印泥”印色“鲜艳雅丽、永不褪色”。很多古画,纸色画面已灰暗,惟印色鲜明不变,这是好印泥的首要标志。符海贤先生精于制作印泥,同时还是钤拓高手,他用“鲁庵印泥”手工钤拓印面,字面清晰,神气完足;同时又用名贵古墨钤拓边款,色泽黑中透亮,用手指触摸,墨面是鼓出的,足见印、墨之贵重。
诗文、篆刻、钤拓,《观复斋游迹》集三者之精华,交由治印名家吴承斌先生手工装订,仅制作40本,装函古雅考究精美,其背后深蕴的人文艺术背景将使此印谱在未来具有了一定的文化收藏价值,也为艺坛留传下一段动人佳话。
遥想振鹤先生坐在自己的“观复斋”翻阅这本凝聚着用半个世纪心血完成的印谱,心中那股甜美喜悦之情一定难以言说。振鹤先生用他的《观复斋游迹》对自己的艺术生涯做了回顾性的总结,亦是他在艺术人生道路上的“自我完成”。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