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刊行的释读解经之作:《大衍古易纲领》

《大衍古易》编撰于清道光末年,篇幅至少达四十三卷。作者姓臧,字或号“枚庵”,乡贯待考,有可能是江苏宿迁人。曾贡京师,为国子监学生,应过举人或进士试。生平履历不详。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古代汉民族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此“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历代以降,释读解经之作,层出不穷。在这大量出现而存佚不一的研究著作中,有《大衍古易》一种,卷帙巨大,从未刊行,也从未见书目著录,而今仅有残存的《纲领》一卷一册。

 

  《大衍古易》编撰于清道光末年,篇幅至少达四十三卷。作者姓臧,字或号“枚庵”,乡贯待考,有可能是江苏宿迁人。曾贡京师,为国子监学生,应过举人或进士试。生平履历不详。

 

  该书稿本前有当世名家朱雘作序(图1、2)。朱雘(1794—1852),字丹木,云南石屏县人,嘉庆十八年(1813)举人,道光九年(1829)进士,历官绩溪、阜阳知县、无为州知州,兴文府知府、江西督粮道、陕西按察使及布政使,旧志记载“负经济略,天才卓越,官迹循良,所任勤谨不懈,皆有政声。”

 

  《大衍古易》遗存稿本一册,为全书首卷,为总纲。《纲领》目次略有小缺,存“卷首”、“天易布爻应气图注”、“地易分爻定方图注”等目。正文分目列出,“大衍古易八则分注目次”(图3),下列“易经集古”、“易纬鉴古”等内容提要。又有“古易汇参总引”、“古易祛伪发微条辨十二”、“提纲”、“大衍迎日推策表注”等目,又有“日月为易图说”、“寒暑昼夜图说”等图版。全卷最后为“囗囗囗气纳甲爻辰全表注”,题下语“易学不分汉宋,此为铁板注脚”,其调和汉宋之意极明。此表提要将全书内容要点“全列全表,以凡起例”,可见为总领全书之意。

 

  《大衍古易》卷帙巨大。臧枚庵自叙谈师生二人就易经反复交流,“夫子曰,可与学易矣。命书管见,证以前闻,分校合勘。首易经集古,次易纬鉴古,又次易式述古,终之易象以立体,易数以达用。全其全,通其变,而辨是与非。皆易教也。有表有注,有图有说,分为八门,合为一部。”全书总计“《大衍古易纲领》一卷,《经》十卷,《纬》八卷,《式》九卷,《象数会通辨》五编,各分上中下,计十五卷。通共四十三卷,约八十余万言。创始于丁未兑四直年,冬建癸丑坤初来复之月,告成于己酉离五直年闰四月庚寅震成归囗之日。”序后题款:“道光二十九年己酉闰四月七日叙于乌江如意虹船水次。”后有注语“三式外编四十二卷,辨正批缪草稿续出。”据此,全书正文及拟续编卷帙之大,可称巨著。

 

  《大衍古易》于道光二十九年四月抄录完成,之后又略事修改补正。稿本痕迹系改易之处用纸条贴粘,而不是用通常墨笔改正,这很可能是出于洁净而便于上版的原因。此易学巨著历经一百七十载,其间岁月动荡,残损离析,近于湮灭无闻。残余一册,所幸为全书精华所在,观之可见全书大旨所在。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