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籍重生——探访古籍修复

 在湖南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工作人员用双手,借助锤子、锥子、刷子、锥板和针线,修复着一本本破旧不堪的古籍,让众多早已无法翻动页面的珍贵古籍重获新生。这样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看似简单,其实复杂而又艰难。面对这些来自数百年前的历史和文化载体,敬畏是自然而然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是一项寂寞、枯燥,且需定力和耐心的工作。

 

  在湖南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工作人员用双手,借助锤子、锥子、刷子、锥板和针线,修复着一本本破旧不堪的古籍,让众多早已无法翻动页面的珍贵古籍重获新生。这样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看似简单,其实复杂而又艰难。面对这些来自数百年前的历史和文化载体,敬畏是自然而然的。

 

  修复一本破损古籍和文献,其基本流程有拆解、编号、整理、补书、折页、剪页、喷水、压平、捶书等十余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得小心翼翼,否则极容易对古籍产生二次伤害。

 

  “一年能够完成两三本古籍的修复,是非常幸运的了。有时修复一本善本要花费超过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从事18年古籍修复的赵华说,最难修复的古籍就是已经结成了“书砖”,连一页都无法翻开。这样的古籍,每天只能修复几页。“没有别的捷径,完全要靠手工一点点地修复。”

 

  历经岁月,古籍和文献被损坏的原因主要有鼠虫啃咬、酸碱不平衡、水浸湿发霉等。

 

  “不到万不得已,我们不会轻易地打开一本古籍。”从事修复工作5年的“大男孩”颜胜说,修复古籍的工序不仅繁琐,还非常讲究。

 

  修复古籍的一种重要原料就是面粉。面粉购进后,将细细抽筋,留下可用的部分进行晾晒,再制作成可用的浆糊。修复所用的纸张全是手工纸,为了达到跟古籍纸张颜色一样,通常要存放数年甚至更久。如果纸张颜色差距太大,还得通过调制来实现纸张色彩尽量相近。“我们是按照整旧如旧原则去修复,最大限度保留古籍原有的面貌。”颜胜说。

 

  在颜胜的修复台上摆放了一本修复后的族谱,封面已经用棉线重新装订整齐,残损的书页边角被粘合压平,虫蛀的页面也已修补好。“虫蛀后页面上的空洞可以修补,但空缺的字是没办法补上的。”颜胜说,修复好的古籍在自然状态下晾干,用纸张隔开每页纸,待石板压平后,再修剪好,然后用棉线装订起来。修复好的古籍,将进入对温度、湿度、消防等有着严格要求的库房里保护,再进行数字化和利用。

 

  湖南图书馆是湖南拥有古籍最多的地方。“由于诸多方面的条件所限,每年只能修复2万页,以这样的状况,我们要1500年才能把这些古籍修复完。”湖南图书馆一位相关负责人说。

 

  一点点粘贴,一页页修补,在古籍修复师的努力下,在时光流淌中,古籍得以重生,文化继续传承……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