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天一阁藏书破损原因及保护措施的探析

天一阁经历了四百三十余年的风雨考验,至今藏书丰富,藏久而不散的奇迹享誉海内外,天一阁的历代藏书家是怎样耗尽心血,呵护古籍的呢?漫长岁月对古籍的危害程度又是怎样的呢?笔者调查结果证实:书虫确是直接危害古籍的最大杀手,笔者借此呼吁:灭虫、修复、护养古籍等应该引起所有文物保护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

      范钦,字尧卿,号东明,浙江鄞县人。明嘉靖十一年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卿爱读书,并于嘉靖四十五年间,建成天一个藏书楼,至今已有四百三十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最久的藏书楼。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一阁藏书丰富,尤以明代的刻本和抄本为多。其中明代地方志和科举文献最为著名,现藏明地方志二百七十一种,登科录、会试录和乡试录有三百七十种,大部分是海内孤本,还有经范钦亲自校订、监制刻印的《乾坤凿度》、《元包经传》、《竹书纪年》等三十余种被当时收藏家称誉为“奇书”,更是稀少珍本。

      天一阁在四百余年的岁月中,历经了战乱、盗窃、火灾、风雨侵蚀等各种天灾人祸,后又经政府的数度斥资修缮,至今巍然矗立着,并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幸存的珍贵古籍,堪称为我国藏书文化的代表,在我国藏书史上创下了独一无二的奇迹。

      一、藏久不散是文物保护者的重任

      明末清初大学者黄宗羲在《天一阁藏书记》中精辟地指出:“尝叹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

      其一难是政治动乱,战祸不止。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英帝国主义占据了宁波城,硬闯天一阁,掠取舆地书数十种而去;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太平天国军队进驻宁波前后,当地小偷趁混乱局面,潜入书楼,把所盗藏书论斤卖给奉化棠岱造纸商人,使许多珍贵古籍成了造纸原料。

      其二难是水火无情。1933年9月18日的一次罕见台风,刮倒了年久失修的天一阁东墙,书楼因漏水,对藏书造成了一定的危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范氏后代为了保护书籍,把部分精本移至鄞西茅草漕范大冲墓庄,一年后又将其他明刻、明抄本移藏于鄞南茅山范钦墓庄,后因局势紧张,把全部藏书装成二十三大箱,用卡车转移到浙南龙泉县福泽乡石达石村,1945年8月,日本投降,才幸免日寇闯阁掠书的劫难。

      其三堆是盗贼偷窃。清乾隆三十七年,清政府为纂修《四库全书》之急,乾隆在三十八年三月十日的诏书中点名征书:“……宁波范氏天一阁,皆其著名者。”以范懋拄为首的范氏后人,进呈六百三十八种书,虽有抄竣发还的旨意,部分书结果还是被承办者据为私有;1914年,窃书大盗薛继潜入阁内,盗去一千多部藏书。后来商务印书馆搜集了数百种,放在涵芬楼,1931年“12.8”战役,被日机全部炸毁。

      其四难是子孙不肖,分家产或守业不妥,导致人去书亡的后果。范氏后代严守:“书不出阁,代不分书”、“烟酒切忌登楼”等家规。同时互相监督和自觉遵守下列家制:“继乃子孙各房相约为例,凡阁橱锁钥分房掌之,禁以书下阁楼,非各房子孙齐至不开锁。子孙无故开门入阁者罚……因而典鬻者,永摈逐不舆祭。”

      从以上几个记载中可知,天一阁藏书楼历经劫难,今天仍能得存如此丰富的古籍,实属奇迹。

      这也是直接造成现存书籍大量破损的原因之一。

      二、藏久不散之余的遗憾

      书楼年久失修而漏雨,加上范氏后代墨守成规,除一年一次霉季后晾晒书这一惯例外,极少登阁,更别说其他形式的保护书措施了。那么,这些藏书会不会“破相损寿”呢?远在清乾隆三年,全祖望在《天一阁碑目记》中曾痛心地指出:“独有一架,范氏子弟未尝发现,询之乃碑也。……惜乎鼠伤虫蚀十之五”;近人缪荃孙在《天一阁始末记》中又叹息地说:“阁既残破,书亦星散,……但见书帙乱迭,水湿破烂,零篇散页,鼠咬虫穿”;又有著名学者赵万里先生登阁后长叹道“那前清乾隆御赐的毛装残本图书集放在中间,……此外,东西两间共有十个大柜,里面足足装了两千多种破的、烂的、完整的、残破的等各种不同年代的书,……我们发现好几个柜子里都有蠹虫,因此对于传统的保存阁书之秘诀发生了疑问……,所以,科学的防蠹工作,实是今后保存阁书最要的一著。”从这些翔实的记载中,我们不仅要问,范氏后代难道不知道这种情况吗?难道没有具体措施来防范吗?郑振铎先生曾说“盖范氏尝相约,即子孙也不得登阁也。”相传只有祭祀日和曝书日是子孙必到开阁的时间。可见,范氏后代的管理只是被动的“看守内阁”,严格的家规制约了主动管理的愿望,致使虫蛀鼠咬泛滥。同时,“书中蠹蛀,无物可劈”这个为所有收藏家头疼又找不到好办法的现实,同时也困扰着范氏藏书。范钦曾把芸草,夹放在书籍中来辟虫,曾被世人传为美谈。清代学者袁枚有诗云:“久闻天一阁藏书,英石芸草辟蠹鱼。”并注:“书中加芸草,橱下放英石,芸收阴湿物也。”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指出:“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芸,香草也。今人谓之七里香者是也,……劈蠹殊验,南人采置席下,能去蚤。”对于芸草辟虫、英石吸潮的记载,可从乾隆三十九年,杭州织造曹寅奉命察看天一阁书楼建筑及书架款式后,在奏章中写道:“天一阁在范氏宅东,……东偏一向以近墙壁,恐受湿气,取其透风,……橱下各置英石一块,以收潮湿。”知道今天每只书橱下面仍然按原样堆放着英石,英石产于广东英德县,是一种石灰岩石块。笔者怀疑仅仅几块英石,对长期雨纷纷湿潮潮的霉天雨季,英石能吸收多少水份?吸饱了水份,难道还能继续在四面透风的大面积书楼内发挥作用吗?答案显然是不完善的。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出,古人对芸草辟虫给予很高的评价;笔者曾深入香草产地广西,香草生长在海拔三千上下的原始森林,又是制作香精的上佳原料,其香味久闻不散,长期使用对人体对书籍都没有副作用。1975年天一阁恢复香草辟虫的传统方法,1982年后,藏书普遍使用香草。当你接近或翻阅书籍时,淡淡的芳香时而扑鼻,坐在古阁才会真正领略到“古色古香”的诗情韵味。早在香草没有普及前,天一阁藏书基本上用樟脑丸、樟脑精来辟书虫。那么,这些药物果真灵验吗?笔者在长期的库房管理和古籍修复实践中,对虫蛀的危害之大,损失之巨恨之入骨,由此对传统防虫药物做了较长时间的实践,现把过程详述如下:首先把蠹虫分别放在樟脑精、樟脑丸二个密封的玻璃瓶中,两三个月以后打开一看,具有顽强生存力的蠹虫竟然还能快速爬行,毫无伤害迹象。而书籍中放芸草的虫远之无蛀。没放的书却被虫所害。从中得出结论:范氏后代藏书,在思想上迷信某些夸过其辞的辟虫药物,在行动上又无长期认真投入捉虫、除虫的保护书籍的管理中,以至于留下后患无穷的后果。

      三、触目惊心的数据,敲响紧急抢救保护的警钟

      据1976年对八万卷的善本普查中显示:脱线的有2427册;虫伤的3017册,水渍霉变的574册,占总数的五分之一。为进一步摸清善本书的破损程度,以便采取切实的保护措施,笔者在逐册检查后,得出数据如下:天一阁善本30615册,其中虫蛀的6491册;水渍、霉变、粘连、焦脆、破碎的1303册,断线需换封面副页的1902册。合计破损书9696册,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笔者又专门对其中的珍贵科举文献做了重点检查,发现在421册总数中,其中不同程度的虫蛀有383册,在此基础上同时还存在着水渍、霉变、粘连现象的1册,大多数已无封面、副页,完整无损的紧剩7册,这个可怕又令人心痛的数据足以向文物保护者们敲响警钟。如再不采取有力措施,任其发展,必将付出无法弥补的巨大代价。

      四、紧迫的保护措施----除虫、修复

      从上述统计数字中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在日常管理中,书虫是书籍的最大敌人,书虫世世代代无情又贪婪地吞蚀珍贵古籍、字画……所以作为文物保护工作者,在做好修复工作的同时,平时还要注意书籍的养护工作,要经常检查清除书虫,尽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我们跳出传统防虫的误区,组织专门技术人员,对所有古籍进行人工捉虫,虽然工作量大,但效果非常好,先介绍如下:1、主要有三种不同类型的书虫在吞蚀书籍,第一种是蠹虫,这种虫体积小,呈银白色,爬行灵活,能在缝隙中进出自如,繁殖快,生殖力强,其对书籍的吞蚀状纵横交错,严重影响书品,第二种是黑硬壳小虫,其对书籍的蛀蚀状是呈洞状,即从第一页蛀蚀到最后一页,第三种是软体虫(如粪虫状)这种蛀虫多出现在册页中,其特点是食量大,繁殖快,经其吞蚀的册页如挖战壕一般,书籍面目全非。2、凡是蛀食后的孔洞,都留有虫子和污渣物,有的变硬成块,有的松散似尘。具体的清理步骤如下:1、准备好白薄手套、软毛刷、镊子钳。2、把需要清理的书籍搬移到隔离室,主要是防止书虫四处逃窜,危害其他书籍。3、彻底清除书橱中污物灰尘,发现裂缝马上设法封闭,防止书虫的二次侵入。4、对尚能翻阅的书籍,需小心地从完好处翻开,发现书虫,切勿在书页上除之,应设法驱赶至书页外再予处理,这样可以避免书籍的二次污染,减少人为损害。5、先用镊子小心取尽污渣物,然后轻轻刷净书页中的虫子污尘。6、对特别破损,难以翻阅的重度残破蛀蚀书籍,需要古籍修复技术人员特殊处理。如采用冷冻除虫等方法7、如确认书籍无虫,则按原样放回。8、书册、书橱净化后,可以放上芸草或其他有效驱虫药物,以防止其他虫类进入。9、馆藏30万卷书,经过二三年的反复人工捉虫,现在蛀虫现象已难以找到,同时由于经常翻阅透气,库房又新设了除湿机,故霉变现象基本绝迹。10、组织专门修复技术人员,重点抢救修复严重残破古籍,并以整旧似旧为原则,使珍贵古籍枯木逢春,古为今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如暂时找不到更安全、更保险、更有效的消灭书虫的科学方法之前,我以为手工除虫和日常养护结合,不失为一种有效、保险、安全的文物保护措施。

      修复抢救残破古籍,整旧似旧,这也是对古籍修复人员的更高要求,藏之久而不坏,这也是对文物保护人员的更高标准。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