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158函珍贵古籍入选珍贵古籍名录

20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获悉,西藏自治区已有158函珍贵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今年已成功申报了第五批500多部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20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获悉,西藏自治区已有158函珍贵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今年已成功申报了第五批500多部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据悉,西藏历史上古籍的收藏以寺庙为主,之后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开始了古籍的收藏、整理工作。西藏现存古籍大多数集中保存在拉萨、山南、日喀则等地市的各大寺庙、博物馆和研究机构里,内容涉及历代名人传记、藏医藏药、天文历算、因明学、格萨尔传、书信集、建筑学、典籍目录、苯教经书等。

 

  色拉寺经师洛桑曲培说,自1983年开始,色拉寺印经院刻印了宗喀巴师徒三尊文集和五部大论等文献,并对寺内藏有的古籍文献进行了整理和编目。此后,多次向基层民众和学校赠送或以低廉的价格出售古籍,希望大家学习和保护西藏古老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据西藏自治区博物馆副馆长边巴次仁介绍,2011年,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成立。截至目前,该古籍保护中心已完成阿里地区、那曲地区、山南地区、林芝地区和拉萨等五个地(市)和部分古籍收藏单位的古籍普查登记工作。

 

  2012年色昭古籍整理室正式被纳入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工作管理序列,它是在色拉寺原印经院的基础上由色拉寺和大昭寺联合出资成立的民间组织,已对3000余函藏文古籍进行了抢救性保护、整理和编辑,并联合相关单位出版发行了450多函珍贵文献。

 

  当日,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色昭办公室揭牌,对此边巴次仁说,色昭办公室的成立对于调动社会力量开展古籍普查、整理和保护工作,规范和管理社会古籍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将更好地推进西藏古籍保护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建立和完善西藏古籍保护工作的专家咨询和学术研究机制,“西藏古籍保护工作将逐步迈向社会化、专业化。”

责任编辑:小白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