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收藏的激情和创造

孙建伟和他的藏品 
孙建伟和他的藏品

日前黑龙江日报美术馆展出了一个以地方文献为主体的旧书收藏展,整个展厅都被一种古旧的氛围所充溢,那些破旧发黄的过往的书籍,曾触过多少人的手指,还有上世纪初哈尔滨这座多国人混居时期的报纸,不仅有中文的,还有俄文的,其中一张1925年的《东三省商报》残缺不全。收藏者孙建伟说,最难保存的印刷品当属这些岁月久远的报纸。

与这些破旧的浮着霉味的藏品相反照的,是收藏者的年少的面容。孙建伟并不是一个老人,而是一个35岁的青年。他从20岁起开始有意识收藏书籍,至今已有15年,也就是说他的青春大量的时间都是在淘书中度过的。嗜书成癖,而书籍的内容所展现的那个更广阔的历史和精神空间,则给他的生命带来了某种充实。他花了6年时间撰写正在出版中的《黑龙江电影史》,便是从淘书过程中形成的趣味积累,最终构成了主题。目前还没有类似的专著问世。

孙建伟说,他藏书的主要方向是地方文献。但是,他的这个取向并不为许多藏书家看好。那些淘书友们常讥笑他,还在淘黑龙江那些破烂啊?

以哈尔滨这座新兴城市崛起为标志的黑龙江近代史,在中国有着极特殊的意义。不深入其中,就不会发现许多意味深长的历史关联。 比如,孙建伟收藏的1948年版的6卷本《毛泽东选集》,是当年东北局宣传部长凯丰主持出版,由从日本手里接管的具有当时较先进的印刷设备的哈铁路局印刷厂印刷。这是一部蓝布面精装的6卷合订本。据说,这部选集在1949年国共和谈时,曾作为礼物赠送给国民党谈判代表张治中、邵力子等。孙建伟还收藏到1946年在佳木斯创刊的《人民音乐》创刊号。后来这份杂志停刊,又于1948年复刊。复刊的首期也被孙建伟收藏到。这个杂志就是后来在北京出版发行的有名的《人民音乐》。

孙建伟说,很多文献极其珍贵,它们大都是一些有名的老先生在世时的家当。人死了,家里人就当破烂处理掉。一次他花了几千元,在一个老太太手里收了7麻袋书,最后舍不得打出租,雇了个三轮车拉到家。还有一次,他淘到了一位研究地方风俗史专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深入北方少数民族聚集地拍的大量的民俗照片,还有采集的说唱手稿。

每天下班后,孙建伟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到夜市旧书摊“淘宝”,每逢周末,天还未亮,就起身赴旧书市场,走街串巷成了孙建伟的习惯。他把旧书摊的趣闻写成题目叫《旧书摊内觅乾坤》的文章发在报刊上。

孙建伟说,文革后期,哈尔滨道外江边花鸟鱼市开始兴起,久违的旧书摊也在那里冒头,上世纪80年代,书摊遍布大街小巷,不少书摊新书旧书杂陈。九十年代,位于南岗区风华厂门前人行道有旧书摊十余个;道外区九道街跳蚤市场周六、日开始聚集全市贩卖旧书者。由于旧城区改造,旧书市开始向道外十六道街直至二十道街推移,以后逐渐冷落。

进入千禧年,香坊区香坊公园、道里区安升街、南岗区马家沟沿岸有零星旧书摊出早、晚市。哈师大、黑大、铁路局文化宫、极乐寺普乐古玩城周边、先锋路与红旗大街交叉口圣中古玩城等地的旧书摊也曾红火一时。道外区旧书摊聚集于三个市场内:一是道外二道街的大罗新古玩城外,每逢周末旧书摊主群集于此;一是位于道台府附近的早市,散摊零星几个;一是位于道外南直小区立交桥下的跳蚤市场内,其地点比较偏僻,然后来居上,直到今日而不衰,商贩比肩,书价比纸价还便宜,来往人多雅俗同赏,且常见生僻罕见之书,尤其值得留意的是一些式微之家的旧货摊,摊主多为老翁或老太,把家中的日用什物,摆摊出售,以为稻粱谋,偶有旧书数册,不乏珍异之品。南直小区旧物市场目前成为本省旧书的最大集散地。

孙建伟读大学时因钱少而养成购旧书习惯,后来到企业等单位工作,2004年公务员考试到省文联任职,不论什么样的环境,他都淘书不止。目前,他的藏书达六万余册。出版最早的一本为清末一地方人士手抄本,线装。他的藏书分三类:一是出版社发行;二是各类机构印制的内部交流书刊;三是地方人士自行印制的书稿、文稿、抄本、信札等。

这些年藏书的投入至少也有六七十万元,这可都是孙建伟养家糊口省出来的。 他说,我现在是“家徒四壁书侵坐”。然而,藏书带来的苦和乐却是什么也替代不了的。

责任编辑:田家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