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籍总量约150万册 《开宝藏》占世界三成

记者18日从山西省文物局获悉,山西省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工作结束,普查显示,山西省古籍总量约150万册,位居中国各省前列。

中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李致忠称:三晋古籍用“价值连城”四个字根本不足以度量其珍贵价值。在已公布的3批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山西255部入选。除图书馆、博物馆、藏经楼等国家收藏单位外,还有大量古籍保存在民间。

在国务院批准颁布的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山西省61部入选,这些古籍不仅全系一级善本,除一部外,皆为佛教文献。中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的专家们认为,山西古籍特色、价值在于丰富的佛教典藏,其佛教典籍的质与量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应县木塔文管所收藏的90件辽代秘藏,不仅数量不菲,而且是中国现存3处辽代文献重要收藏地之一,辽代文献流传至今已经很少,应县木塔90件辽代佛经,尤其是12件《契丹藏》零本的发现,续接了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编纂大藏经的历史链条,文献价值和学术研究意义重大。

有中国网民曾问李致忠:普查、整理古籍,有没有特别感兴趣的典籍?李致忠只提到两件东西,都和山西有关,一个是开宝藏,一个是辽宝藏,仅此足以说明山西古籍的价值。

《开宝藏》是中国第一部刻本大藏经,流传至今海内外仅存10余件,其中国内七八件,山西省就有三件,很有代表性。北宋开宝四年,蜀版大藏经开雕,起始年刻本《妙法莲花经》卷第七就存藏于高平市文博馆中,是目前唯一的开宝四年刻本;其余二卷分别刻于开宝五年、六年,时间也非常早,都是初始几年的。

山西省太原市崇善寺的南宋《碛砂藏》和元代《普宁藏》保存基本完整,分别近5000卷,是目前中国仅存不多的几部宋元版大藏经。山西省图书馆所藏北宋雍熙三年绛州刻本 《佛说北斗七星经》、伪齐阜昌八年刻《成唯识论了义灯钞科文》及应县木塔辽代三色彩印《释迦牟尼说法图》均为海内外孤本,具有极高的版本学价值和文献学价值。

责任编辑:田家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