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质量评价四要素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国是生产玉器历史最悠久、经验最丰富、延续时间最长的国家。据考古发掘的材料表明,我国早在距今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利用天然玉料制作精细的工具和装饰品,后来,采用的玉料逐渐精选,雕琢的技术不断提高,制作的工艺日趋完美。我们常说的中国五千年玉文化一般指的是“和田玉”。

 

  现在,和田玉主要用于雕刻,做成各种雕件、挂牌、手镯等饰品。和田玉原料按产出环境分为山料、仔料和介于二者之间的流水料。其质地以仔料为最佳,这种料呈卵石状,是原生矿(山料)经风化、搬运、冲积至河床处的产物。而山料是原生矿,呈棱角状的外形,一般油润性及韧性稍差。所以,对原料的要求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质地:质地应致密、细腻、坚韧、光洁、油润、无瑕、无绺、无裂。

 

  2、颜色:要么浓艳、要么洁白,在各种颜色中白玉较为稀少,特别羊脂白玉是珍稀之宝。

 

  3、光泽:软玉大多为油脂光泽,若油脂中透着清亮,则为最佳光泽。

 

  4、块度:应具有一定体积的原料才有利用的价值。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